第四章 龙城飞将(1 / 3)

“皇后有所不知,此人还有些诗才。”

义妁只以为自己已经成功引起了卫子夫的兴趣,当即又从怀中取出白帛呈上,趁热打铁道,“臣在他那里得了两首七言诗,家国情怀溢于字句之间,便是臣这不懂诗的人,念了依旧心血鼓动,请皇后过目。”

“既懂药方,又有诗才,此人还是个全才?”

卫子夫接过白帛轻轻抖开,颇有深意的看了义妁一眼之后,才将目光聚焦于白帛之上,轻声念道,“名为《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贵山终不还……嗯。”

“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好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气势恢宏,短短四句诗,既有视死如归的悲慨之气,又有忠君报国的豪迈之情,就连本宫读了也感到心血鼓动。”

“更难能可贵的是,此诗还紧跟国事。”

“如今陛下正命贰师将军攻伐大宛国,而贵山城正是大宛国的王城,这首诗真真写进了陛下心窝子里。”

“陛下若见得此诗,没准儿会下诏令全军传阅诵读,以提振我汉军之军心士气,而作出此诗的人,也将受到陛下召见,或许自此便不再是你口中的可怜人了。”x33

还有些事卫子夫心知肚明,却并未对义妁细说。

汉军如今攻伐大宛国很不顺利。

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六万余众进攻大宛,结果只打到大宛东境的郁成城就铩羽而归,汉军回到敦煌时人数甚至不足出发时的十分之一。

武帝对此大发雷霆,连夜派出使者下令拦守玉门关,禁止李广利率败军入关,否则立斩不赦。

总之就一句话:李广利你给朕听着,要么给朕打下大宛,要么给朕死在西域!

而这首诗,作的简直太是时候了,也太对胃口了。

作诗之人仿佛武帝肚子里的蛔虫成了精,完全拿捏着他的想法去作的诗一般!

当然。

卫子夫不会知道这其实是徐永特意微调过的版本,原文应该是“不破楼兰终不还”,“贵山”二字正是为了贴合时事而改。

说到这里,卫子夫看向义妁的目光中又多了一抹玩味,意有所指的道:“仅凭此诗,已可看出此人的确才情过人,义妁,你这眼光倒十分毒辣,此人日后若飞黄腾达,你希望他如何偿还今日献诗举荐的恩情?”

“皇后说笑了,臣并未想过此事,只是拿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