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 汉朝国库(1 / 3)

……

阿乃朵丽的信与宣武四年,一月上旬这日,送到了远在长安刘策手中。

“混账!”

未央宫内,看完阿乃朵丽信上描述的绿洲惨案,刘策是彻底的怒了。

“朕以为,以本朝今时今日的国力,在不济也不该发生这种事!看来,是朕把事情想的太过当然了!”

殿内百官闻言,相互用眼神交流,不少人流露出一丝不解的神情。

死的是月氏人,又不是汉朝臣民,陛下这么激动干什么?

就算是月氏跟大汉目前关系融洽,属邦受辱,直接命西域都护府去讨回公道便可,干嘛要把消息送到长安来?

自从汉军在玄武关击败蒙洛获得大捷以来,朝野上下对胡人那种恐惧终于彻底根除了。

一时间,无论官民各个自信心膨胀,那种畏胡如虎的风气顿时演变为对胡人的轻蔑。

这是一种极好的现象,可以加强国民对这个王朝的凝聚力,但同时也有一种骄纵不安的情绪在朝野之间悄然滋生。

那就是汉本位思想,一切以大汉臣民利益为先,其余可酌情再议……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想,才会出现眼下月氏国边界受辱,在座百官都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甚至觉得这根本就不算一件事。

看着满朝文武大部分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刘策无奈的叹息一声,将阿乃朵丽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丢在案上,开口说道:“对与这件事,你们都说说,有什么看法?”筆趣庫

话音刚落,谏臣姚仲起身出列,拱手对刘策说道:“陛下,玄武关之战方才结束,虽说取得辉煌成果,然这次大战我汉军将士也有不少损失,

加之北地各州为这次战役所耗费的钱粮也着实不少,臣以为此时该是休养生息之际,月氏国的遭遇,臣等也深表同情,

然严格来说,这也是月氏国自己的事务,只要贵霜未曾突破本朝底线,还是暂且莫要妄动兵戈,即便真要出兵,也恳请等北地军民恢复元气再议也不迟。”

姚仲是前朝老臣了,在那**横行的年代,他是少有头脑保持清醒的政客,因为敢于直言纳谏,曾得罪过很多人,但最终熬下来,成为大汉谏官。

姚仲的话,得到在座百官认可,刚结束一场关乎国运的战争,现在再跟贵霜开战,未免给人一种穷兵黩武之嫌。

何况贵霜在哪个位置,当地民风文化,人口又有多少,在座百官基本都不清楚,就算刘策自己都是一知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