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吏治与收支(1 / 4)

紫禁城,冬暖阁。

今日冬暖阁内的氛围显得略微严肃静默,内阁的五位阁臣均已到齐,六位刚走马上任不久的六部尚书也都纷纷序列落座。

自从上次早朝改天换地,新增补两名阁臣入内阁,又任免了四位六部尚书以后,整个朝堂可谓是大换血。

因此朱由校一直都想见见他们,但之前因忙于视察京营,处理白莲教之事,一直没有空闲出来。

今日终于找了机会把他们聚在一起,好好见见他们。

“诸位都是国之肱骨,朝廷为倚重,以后定要尽心用事,不可懈怠。”

见皇帝开口就是免礼,众人纷纷起身,躬身俯首道:

“陛下圣明,臣等尽心用事,不负皇恩。”

朱由校看着他们,摆手示意让他们坐下议事。

随后便不由地望向吏部尚书赵南星那头儿,他对于此人最是感兴趣,历史上东林书院的创始人之一,虽然东林中人员不乏鱼目混珠,但对于这个人他的看法颇高,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

“赵南星,朕之前就听闻皇考提及过你,他说你嫉恶如仇,不屈从服众,当时张太岳病逝,所有人都去吊唁哭丧,唯独你跟顾宪成两个人没去,最后因此免官去职。此事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了,不知你对于张太岳还是以前的看法吗?”

赵南星现已年逾七十,两鬓的头发早已掺白如霜,一副白顺儿的美髯坚挺垂于胸前,虽年老体迈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忽听到皇帝询问他对于张太岳的看法有没有变,历经官海几十年的他也明白了皇帝的弦外之音,站起身子拱手道:wap.bΙQμGètν.net

“陛下,当时张太岳用法太酷,对神宗过于严苛,虽为首辅行改革之事,但挥霍无度,逾越规矩,就是现在臣也认同他的公德。因此陛下问臣对张太岳的看法有没有变,臣只想说:臣虽不认同张太岳之人,但却佩服张太岳的之行。”

“哦,此话何解?”

赵南星抿唇提了一口气,继续回复起了皇帝疑问。

“张太岳公德臣不认可,如果再回到三十年前,臣依然坚持不回去吊唁。

但三十年来,臣观朝政,发现历代首辅,就利国利民方面,无人能超越张太岳,推考成,行一条鞭法,丈量土地,这都是前人所不敢想的,不敢做的,因此臣才佩服他之行。”

听他如此评价张居正,朱由校忍不住望向刘一燝跟叶向高,打趣的说道:

“看来赵尚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