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2 / 3)

却是极为深厚,名闻遐迩,不输于其他名川大山。

此时江南的文人骚客们,热衷于在佘山九峰建别业,因此佘山成了江南文人墨客聚集之地。

云逍一行十几人来到东佘山。

东佘山以竹为景,以竹为营,以竹为胜。

此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在竹海丘壑间徜徉,倒也十分的逍遥自在。

临近正午时分,一行来到一处泉景,都有些饿了。

泉边有一座茶棚,不仅向游人售卖茶水,还出售酒菜。

此时到佘山游玩的游人颇多,茶棚中已经有了一桌客人,是一帮读书人。

云逍一行坐了剩下的两个桌子,要了几个小菜,一壶酒。

夏允彝笑道:“佘山的竹笋,可是极具特色,请云公子品尝。”

云逍尝了一下,竹笋中竟**淡淡的兰花幽香,不由得啧啧称奇。

他不知道的是,佘山所产的竹笋,因为有兰花幽香而闻名。

一百多年后,麻子皇帝南巡至松江,当时松江的官员设宴款待,其中便有佘山特产的竹笋。

麻子皇帝品尝竹笋后,深感其鲜嫩细腻,并且有股淡淡的兰花清香,顿时大悦。

回到京城之后,特意题了“兰笋山”三字的匾额,并派人送到佘山。

佘山因此就有了“兰笋山”的别名。

夏允彝说道:“云公子今日难得有雅兴,何不赋诗一首?”

黄宗羲、柳如是等人纷纷称好。

能不能说点别的……云逍摇头一笑,正欲拒绝,一名儒生来到茶棚前。

这儒生看上去五十多岁,满脸风霜。

茶棚的老板认得这儒生,笑着打招呼:“霞客先生又来拜会‘山中宰相’,该不会又是要出远门了吧?”

儒生答道:“正是前来拜别眉公,然后远行。”

云逍心中一动,不由得多看了儒生几眼。

所谓的‘山中宰相’,指的是隐居佘山的大儒、隐士陈继儒。

这个被称之为‘霞客’的儒生,多半就是在后世赫赫有名的华.夏第一旅游博主、‘驴友’祖师爷徐霞客了。

徐霞客与陈继儒是挚友,曾多次来佘山,并多次将自己旅游的起始点放在东佘山。

边上那一桌喝茶的客人当中,有人认识徐霞客,笑道:“振之兄,此番又欲去往何方?”

“欲去辽西一趟。”

“早就想去关外一趟,可惜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