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让每个百姓都过上富裕而有尊严的日子(2 / 3)

食?

并且种植的水稻,产量也远远不止两石五。

而是高达四石!

昆山的粮食之所以高产,原因有二。

第一,自然是肥料。

鸟粪专使郑芝虎不辞劳苦,从南海源源不断地运送鸟粪到江南。

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用于农田增肥。

第二,科学的规划、管理、耕作模式。

昆山县多出来的这些官田,并非是直接租给无田的百姓耕种。

而是采取了一种,叫做‘家庭农场制’的经营模式。

这种模式,自然是云大真人的杰作,因此又被称作‘云氏模式’,或是‘神仙模式’。

昆山县士绅、商人以及外来资本,共同出资组建昆山农业股份公司。

官府将60多万亩土地,租赁给农业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科学种植。

公司根据区域、面积,将这些土地,划分为若干个农场。

又将农场分成若干块,承包给百姓,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公司对生产、种子、农具、肥料、技术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安排,统一规划。

全新经营模式,完全颠覆了大儒们的想象。

这种神仙模式,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要想让这些迂腐的大儒们,弄清楚‘家庭农场制’的好处,难度有点大。

不过他们是迂腐,却绝不是蠢。

摆出来的数据,他们却是还能看得懂的。

单是30万亩水稻,一季就收获100多万石稻米。

棉、桑的经济价值,是稻米的数倍。

等收获之后,折算成稻米,一年大致相当于300万石。

也就是说,昆山县一年的收成,超过500万石!

单凭这一项,就直接将‘叫花县’的帽子,摘下来狠狠地丢在地上。

今年春季过后,再也没有百姓出去逃荒要饭,就是最好的佐证。

农业是国之根本。

古往今来,劝课农桑,都是绝对的‘**正确’。

也正是大儒们经常鼓吹的。

全新的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初步取得的成果,让大儒们险些惊掉了下巴。

刘宗周连声盛赞。

若是将这种模式推广大明。

不敢说中兴大明,至少不会再有百姓饿肚子。

这简直是造福黎民的德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