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从市舶司向海关进化(2 / 3)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情?

“海事难办吧?”

云逍见孙传庭皮肤晒的黝黑,面容清瘦。

眸子却是明亮而又有神,言谈举止干练,历史上的大明第一狠人,此时已经锋芒毕露。

云逍也知道孙传庭主持开海,承受的压力巨大。

大明此时只在闽、粤、浙三地开设了三处关口。

海事总督肩负重任,事情千头万绪。

若不是孙传庭能力出众,行事又雷厉风行,手腕强硬,很难在短时间内能有这样的成就。

“多谢云真人体恤。”

孙传庭拱手称谢,然后主动提起之前的话题:“云真人之前谈及海关,与市舶司有何不同?”

云逍点点头,“正要与你说这件事。”

李标、毕自严、张国维等官员,以及夏允彝、黄宗羲等人,全都竖起耳朵,聚精会神地听着。

大明开海之后,沿袭的还是宋元时期的市舶司,体制上明显跟不上形势,存在诸多的弊端。

海外贸易日益蓬勃,最大的掣肘正是体制的落后。

市舶司对外贸船舶的收税形式,有舶脚、收市、进奉三种。

舶脚,以船舶载重量收取进出口海税,其实也就是的商船吨税。

这是港口来往商船的基础税收形式。

收市,也就是对于一些刚需物资,到港后由市舶司收购,本质上是专买专卖。

进奉,也就是朝贡贸易。

大明的市舶司实行‘抽分制’。

各国商人到大明的口岸互市,名义上都是向皇帝朝贡,要从货物中抽取一部分当做贡品。

以前是抽取货物,如今变成征收税银。

市舶司征税,不仅没有一个正常税率,也没有常设的交易市场。

商船被抽解后的剩余货物,商人也无权直接出售,一律由市舶司招商发卖。整体而言,如今大明的市舶制度比宋元略有改进,却依然是弊端重重。

就拿这个‘抽分制’来说。

这其中有多少可操作的空间?

官吏又怎么可能不上下其手?

最终朝廷少收,甚至是征收不到税银。

受到盘剥的商人,也没有多大的赚头。

因此很多海商宁愿冒险走私,也不愿走合法的途径。

至于市舶司管理上的混乱无序,就更不必说了。

大明现在开放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