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大明日不落之梦(2 / 3)

廷阁臣面前露脸,可谓是天赐良机。

张伯鲸整理了一下,然后娓娓道来。

大明的乡治,以里甲制、里老制和粮长制为主。

乡核心就是围绕征收赋税、征发徭役以及约束乡里,确保地方稳定。

明初的时候,老朱制定的这些地方制度,的确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不仅保证了国家赋税,还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基层人口,促进了社会稳定,巩固了大明统治基础。

可如今的时代变了。

这些制度成了束缚,里首甲首、里老、粮长也成了盘剥残害乡民的恶狼。

张伯鲸发言完毕,其他人也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如今大明乡里存在的问题,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根本不用实地调查,在场的人都知之甚详。

“很好,下面咱们来做个汇总。”

云逍拍拍手,众人停止了讨论。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问题主要出在赋税、徭役、乡治。

收税,是最重要,同时也是重灾区。

如今大明地方的赋税,不是由县衙直接征收的。

而是通过乡绅这个“中间商”进行的。

每岁秋初,县令邀城乡绅粮至官府,讨论捐税征收办法。

地方捐税往往先由乡绅垫付,再由乡绅向乡民收取垫付部分。

这就叫‘包揽’。

乡绅很热心是不是?

不仅乐意为官府效劳,还贴心为百姓服务。

包揽赋税,不仅让官府节省了行政成本,还方便了百姓,收点利息很合理吧?

原本一钱银子的田税,收你五钱,不过分吧?

利息加赋税太高缴不起也不要紧,卖儿卖女卖田就行了啊!

这些都是基操。

更为甚者,赋税本来已经缴清,却被士绅和官吏私吞,等官府再次清缴赋税的时候,百姓还得再交一次。

诸如此类的操作,数不胜数,主打的就是一个让小民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乡里的徭役,大致也是如此。

至于乡里的治安、诉讼,也全都靠地方的乡绅、宗族(二者多为一体)。

草民们不乖乖听话,轻而易举就能让你灭门破家。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

乡里小民就是羊,官吏薅,士绅、宗族薅。

还不光是薅,杀羊吃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