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加爵,陪叔父过个年(2 / 3)

满,正等着找武人的茬儿。

这次大安口大捷,足以堵住文官的嘴,有功人员必须重赏。

“加倍抚恤、赏赐。”

崇祯大手一挥,反正不差那点银子,正好利用这次大捷,来振奋民心。

温体仁奏道:“臣以为,还有一人,更加应当封赏!”

崇祯诧异地问道:“何人?”

温体仁道:“云逍子!”

论揣摩皇帝的心思,温体仁可比张维贤要高明。

有功将士、百姓肯定是要重赏的。

可哪有封赏云真人,能更加讨取陛下的欢心?

“臣附议!”

“若非云真人提议建忠烈祠,凝聚军心,振奋军威,哪里会有大安口大捷?”

薛国观也跟着奏道。

崇祯闻言,果然大喜:“温、薛二位卿家所言甚是。”

可接着他却皱起了眉头,摇头说道:“云逍子是方外之人,不愿涉足朝堂。你们说,该如何封赏他?”

张国维也不甘落后,“既然官职上无法加封,可以在爵位上予以封赏。”

崇祯点点头,稍加思索之后,说道:“那就加封为世袭侯爵,礼部来拟定封号。”

大臣们心中一阵骇然。

大明的爵位,含金量可是相当高的。

明代是崇尚军功的时代,“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因此有明一代,爵位十分有含金量,获得不易。

强如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已是三公之首的太师,也没能获得任何爵位。

每等爵位,均分为“世爵”和“流爵”。

“世爵”即世袭罔替,可以传给子孙后代。

“流爵”,即只有本人一代有爵位,无法传给子孙后代。

因此世爵比流爵更为显贵。

册封一名道士为侯爵,别说是大明,历朝历代都极为少见。

崇祯却依然有些不满意。

叔父对社稷有大功,单凭一个侯爵,还差了点意思。

况且给叔父加爵,他还不一定会高兴。

散了朝议后,崇祯回到后宫,跟皇后说起这件事。

周皇后笑道:“叔父高洁,不愿加官进爵,陛下就要在‘叔侄之情’上想办法。这不是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吗,咱们何不把叔父接到宫里来,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个年。”

“叔父是个不喜欢繁文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