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膜拜,《永乐大典》!(2 / 3)

东南的文渊阁。

文渊阁面对皇城砖墙黄瓦,共十间房,西五间为阁臣拟票场所,东边专藏典籍。

温体仁、徐光启等人都是一头雾水。

云真人如此郑重,带他们来这里做什么?

云逍来到文渊阁东边,抬头看向‘文渊阁’牌匾,一时感慨不已。

文渊阁除收藏经史子集四部书外,还有明朝实录、宝训等。

这里全部藏书总计约5500种,43200余册。

藏书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极高,珍贵的宋版书居大半。

这些都是华夏数千年智慧的结晶。

云逍带着几人,进入文渊阁,在一排排书架之间穿行。

此时的读书人,对于书籍有着天生的敬畏。

温体仁等人虽然不明白云逍的用意,然而看到数量如此之多的典籍书册,都是神情肃然。

一行来到文渊阁东边第二间房屋中。

一排排书架上,整齐地立插着一本本书籍。

每一本书都是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开本宏大,极具仪和气魄。

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裹,显得格外庄重。

一共有一万多册开本宏阔的书籍摆在架上,占据大半个房间,如同一个小型图书馆,可谓是煌煌巨制。

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华夏民族无数先贤心血凝聚而成的瑰宝……

《永乐大典》!

云逍在后世的时候,通过史书描述,就知道《永乐大典》的不凡。

此时亲眼目睹,心中震撼到极致,热血在体内沸腾起来。

《永乐大典》全书分为23万卷,分装为11万余册,辑录了上古到明初的书籍8000多种。

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永乐大典》成书后,被放在南京文渊阁的东阁。

大明移都北京,挑选了一部分放到了北京。

正统年间,南京文渊阁大火,原稿被付之一炬了。

嘉靖年间,北京皇宫中又失火,文渊阁的正本差点毁于大火

于是嘉靖皇帝就让人重抄了一份副本,放在皇史宬。

此时云逍所看到的,正是《永乐大典》的正本。

伫立片刻。

云逍稳住心绪,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