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太祖杀得,朕为何杀不得?(2 / 3)

‘恩’,还要让他们体会朝廷的‘威’。”

“恩威并济,方能彰显朝廷威严,让国家安定!”

温体仁哪能猜不透崇祯的心思。

只要是关系到云真人,站到他这一边,绝对不会站错队。

至于会不会因此得罪天下的官员、士绅……他们能给温大人首辅这个位子?靠他们,大明非得亡国。

除了薛国观等极少数人沉默不语,其他大臣纷纷驳斥温体仁。

什么‘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什么‘士绅是国家根基,士绅离心,将有亡国之虞’。

一个个都是忧国忧民,正气凛然。

“此事,再议吧!”

崇祯并未下定论,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温体仁却是清楚,陛下此时已经拿定了主意,心中顿时大定。

“王承恩的奏疏中,倒是还提到了一件大好事。”

崇祯接着将高产水稻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秘法,跟阁臣们说了。

大臣们全都惊呆了,难以置信地看着崇祯。

温体仁第一个反应过来,当堂跪下,向崇祯大声道贺:“恭喜陛下,贺喜陛下,若是云真人的仙法成真,大明将再无饿死之百姓,国家也再不愁赋税,从此国富民强,中兴在即!”

崇祯笑得没了眼睛,只剩牙齿。

阁臣们纷纷道贺。

刚才那些提议严惩叶正德的阁臣,心里泛起了嘀咕。

看陛下的样子,显然是站在云逍子那边,这可如何是好?

然而转念一想,云逍子与全天下官员、士绅作对,这次即使是陛下,也不得不低头。

此时即使拂了陛下的心思,那又如何?

等议事完毕,大臣们各自离去。

崇祯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神情间,尽是杀意。

“江南士绅,谋害了皇兄,又妄图加害于朕!”

“朕,这次又岂能放过你们?”

“立国之初,太祖加重赋于江南,遭到士绅极力反对。屠刀之下,人头滚滚落地,最终还有谁敢反对?”

如果不是王承恩在奏疏中,特意提到云逍所说的那两句话,以崇祯的性格,无论如何也没有那个决心,对江南士绅下死手。

大明之所以到了如今这行将就木的地步,究其根源,是国家的体系出了问题。

朝堂上,被文官把持。

而在地方,则是完全由士绅把持,皇权不下乡,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