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未雨绸缪,神机妙算(2 / 3)

廷忠心耿耿,战斗力也是大明军队中拔尖的,参战无数,战功赫赫。

“四川距离京城路途遥远,调白杆兵入京需要时间。”

“在此期间,皇帝可以一边清理身边的老鼠,一边让东厂、锦衣卫,暗中调查晋商通虏的确凿证据。”

“等白杆兵入京,皇帝掌握了一支能征善战、忠心耿耿的兵马,就可以找机会一一剪除晋商的靠山。”

“晋商没有了保护伞,又有通虏卖国的证据,就只能等着被抄家了。”

“这笔大生意,不就做成了?”

云逍侃侃而道,目光灼灼。

崇祯也兴奋起来。

不仅铲除了晋商这个毒瘤,断了建奴的粮草、军资供应。

还有数千万两银子的进账。

光是想想,就让人鸡冻万分啊!

不过事关重大,必须深思熟虑才行。

“东厂办事不力,范常麟在诏狱中畏罪**,没能拿到晋商卖国的证据,这该如何是好?”

崇祯又仔细琢磨了一会儿,想到了一个问题。

“小小的一个范常麟,嘴里又能掏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即使不死,我也建议把他给放了。”

云逍不在意地一笑。

崇祯困惑地看着云逍。

叔父有这么大度?

王承恩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免得打草惊蛇啊!”

“一旦晋商警觉,全力反扑之下,势必会引起朝局震荡。”

云逍道出理由。

崇祯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如今大明已经是千疮百孔,再也经不起大的风波了。

铲除晋商的事情,牵扯太大,一个不好就会全盘失控。

建奴大军现在还在关内,更经不起内耗。x33

“为了麻痹晋商,最好是不要杀王德化和韩爌,让晋商误以为,皇帝只是因为近侍勾结朝臣而震怒,这才拿下他们。”

“等晋商失去戒心,这样才更便于搜集证据。”

一席话,让崇祯豁然开朗。

王承恩忍不住插话:“东厂、锦衣卫几经裁撤,要想查出晋商勾结建奴的实证,怕是有些难度。”

崇祯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王承恩说的是大实话。

自从崇祯登基以来,被文官忽悠自废武功,东厂、锦衣卫几乎是废了。

让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