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胡惟庸案(1 / 3)

嘴中只说了句,朕知道了,便让司礼监的太监和锦衣卫一同出去。

等到御书房的房门重新关上。

朱元璋再也忍耐不住心中惊讶,当即起身看向朱标。

“为何朱桢封地内竟无一人与胡惟庸勾连?”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忍不住喃喃自语道。

“这不可能,完全没道理啊。”

“难道说,老六那里上下齐心铁板一块。”

“竟然连朕的锦衣卫都能骗得过去。”

“父王多虑了。”朱标看了一眼完全不似往日沉稳的父王,忍不住笑着说道。

“父王难道忘了那大明日报?”

听到朱标话里有话。

朱元璋眉头微锁,重新坐回座位。

“大明日报似乎确实每隔日都会对府衙和官员的动向进行监督报道。”

“是的。”朱标轻轻点头,脸上笑容不减。

“六弟他在京都城中并无什么关系。”

“因此,所报道的内容基本上不痛不痒。”

“但是,楚地是六弟的封地。”x33

“对于那些官员的动向,六弟必然知晓的极为清楚。”

“因此监督方面也就更为严格。”

“再加上那大明日报可是六弟亲手创办。”

“纵然被监督的官员再不愿意,也不可能像我京都或是其他地方这般对报社之中的编辑施压。”

“所以,这些官员既然没有办法掩盖,那也只好规范自己,任由六弟监督了。”

“这也不对啊。”朱元璋眉头皱得更紧。

“朕手下的锦衣卫想要寻找罪证也花费了不短的时日。”

“老六,这大明日报又有什么能耐,竟能比朕的锦衣卫还厉害?”

“父王有所不知。”朱标摇头说道。

“六弟它并非自己亲自监察,而是让民众举报。”

朱元璋神色一动。

“你详细说说。”

朱标稍微整理了一下言辞,这才继续说道。

“那些官宦人家纵然将事情隐藏的再隐秘。”

“身边总还是需要下人服侍。”

“而且,往日里也少不得要与普通人去打交道。”

“这种情况下,纵然有什么事情做得再隐秘。”

“也难免会被旁人看到。”

“因此,只要有人在暗处举报,那些胆敢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