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蛮夷来犯,强征粮草(1 / 3)

朱桢闻言一惊:“什么?蛮夷举兵了?快,细细说来!”

小兵立刻禀报了现下的情况。

朱桢听着小兵的讲述,也联系着自己对大明历史的一点了解,弄清了现状。

此时的大明,刚刚开国。

正是休养生息之时,百废待兴。

疆土辽阔,想要全盘把控,着实是一件难事。

尤其是对于南方的少数民族来说。

南方少数民族,自古被称为蛮夷,各民族之间社会发展不平衡,而且长久以来,都是由各民族的豪酋统治。

朱元璋没有足够的兵力进驻,根本没办法直接管辖,因此沿用了前朝的土司制度。

以夷制夷。

就比如此时的大庸,虽然是受土司管辖,但当地的土人,还是由他们各部组的酋长来管理的。

这两年蝗灾水灾。

受灾的当然不只是汉人的地盘,这些少数民族原本耕种技术就不怎么样,天灾一来,过的比北方的汉人还惨。

百姓们连口饭都吃不上,当地的土司还死板的按照规矩征收赋税,焉能不返?

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朱桢赶忙问道:“如今战况如何,这些蛮夷,已经闹到什么地步了?造反的蛮夷,多大规模?如今打到什么地方了?”

“启、启禀王爷!”

小兵结结巴巴地说道:“这次叛乱,是思州的几个部族联合起来,有数万之众,如今已经打到大庸了!”

这大庸,在现如今的湖南张家界一带,距离武昌不过六七百公里。

放在现代来说,可能几个小时就到了,但古代行军速度低,而且要边走边打,暂时还不足为虑。

朱桢缓缓点头,手指在桌上敲击着,若有所思地说道:“大庸……哼,若是放任不管,打到武昌,恐怕也用不了多久了。”

放任不管肯定是不行的。

刚到任没多久,怎能让区区蛮夷骑在脖子上拉屎?

朱桢当即询问:“如今负责抵抗的有多少人?谁为将军?”

“王爷,咱们如今守着大庸,只有区区三千人,好在有城可守,尚能抵挡一段时间。”x33

“可军中粮草已经告急,不日就将用尽!”

“还请王爷快快上告京师,拨运粮草,否则,大庸必失!”

“若失了大庸,这些蛮夷就将势不可挡,楚地将危!”

小兵苦苦哀求。

朱桢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