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归来(1 / 3)

接下来的这一路上,沈清辞的情绪都不高。

两人几乎不眠不休的赶路。

哪怕是在经过青州的时候,沈清辞只是打听了一下王家众人的下落,也未做停留。

盛庭泾和张家的事情已经天下皆知。

随着盛庭泾身死,百年张家被抄,与之相关联的大大小小近乎上百个家族还有一些官员都受到了牵连。

作为安王妃的外祖家,青州王家,当然也不能幸免。

尤其是张家还利用了王家的商船于青州一带做了不少见不得光的勾当。

王家上下撇不清。

早在盛庭泾和张家东窗事发之后,王家就被抄家下狱。

本就已经身患重病的王家老夫人当天便去了。ωωw.Bǐqυgétν.net

之前打着来探病的幌子最后被盛庭泾撂在青州的姜玉致也已经被送去了京都天牢。

唯一落到个好的,竟是王家那位脑子不太灵活的九姑娘,王宝珠。

沈清辞和盛庭烨在下云州之前,大差不差的想到了王家的结局,当时她还给了郑氏一笔银子,助她脱离王家。

郑氏倒也是个争气的,不知道她用了什么法子,叫王家家主王启赐将她放出了府不说,还将王宝珠也划出了族谱。

这样一来,她们母女俩自然不会受到王家牵连。

郑氏机敏,头脑灵活,在青州开起了绣庄,而且生意还越发红火,母女两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倒叫沈清辞放下了一桩心事。

他们没有在青州逗留,而是一路坐船北上,又花了两日功夫,才到了秋水镇码头。

这地方已经是沈清辞第三次来了。

只是,不同于前两次被胁迫被追逃的慌乱和无措。

谁能想到,当时两个要抓她,拿她的人,一个成了她的夫君,一个成了她刀下亡魂。

沈清辞只能唏嘘一声,感慨世事难料。

在走下码头的时候,她想到那一晚同顾秋离之间的交锋。

当时顾秋离留给她的杀意和压迫感叫她至今难忘。

以后不会有了,她做到了当时撂下的狠话。

从秋水镇离开的时候,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沈清辞本就晕船,为了赶路他们才不得不走水路。

可即使再难受,她也不想因为自己而拖慢进度。

盛庭烨劝她在秋水镇稍作休息,她都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