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天宪(2 / 9)

”以后,却只能把案件纠结的关键点公之于众,交给公众舆论去评判。

这就很容易与三法司的观点背道而驰。

对于刑部这种立法兼司法机构而言,自然希望“法无允许即禁止”,这样不仅自己的权限大,而且麻烦还少。

但对于公众百姓而言,则肯定是希望“法无不可即可为”,原因嘛自不必多说。

中午,朱棣正在大殿内批阅奏疏,这些日子他每天都在忙碌。

而今日是朱棣登基一年以来,首次处理这么多奏疏,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份了,但都堆积成山,堆在了桌子上,朱棣靠在龙椅的靠背上,伸手**额角,眉头紧锁。

朱棣在当燕王的时候,私底下不止一次地幻想过,如果自己当了皇帝会怎么样,他一直以为自己会成为他爹老朱那样勤政爱民、英明神武的好皇帝,但是现在,他发现事情不是这样的。

他**,奏折怎么这么多?

但他依旧不愿意休息,不断地写字批复奏疏,希望尽量减轻一下心中的压抑感。

“陛下。”门口传来司礼监掌印太监黄俨的声音。

“进来吧。”朱棣放下笔。

黄俨推门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陛下,国师请见。”

“宣。”朱棣道。

今年二月的时候,黄俨以宣旨太监的身份,受命与都指挥高得、左通政赵居任等前往**,答谢**国王李芳远对朱棣即位的恭贺,赐给他新的诰命和印章,再次封他为**国王,并让他把逃到**的建文帝的下属遣返。

此事之前便提过,大明向**索要水牛和战马,并提出了边界贸易的要求。

黄俨把事情办的很漂亮,李芳远很快就屈服了,朱棣很满意,再加上他跟随朱棣多年,是燕王府里资历最老的宦官之一,因此顺理成章地被朱棣晋升为司礼监掌印太监。

而黄俨身上还有一个半公开的秘密,那就是他在燕王府的时候,便与燕王世子朱高炽不睦,而与次子朱高煦、幼子朱高燧过从甚密,尤其是朱高燧,黄俨是他的死党。

看着姜星火,黄俨神色不变,轻轻抖了三下手中的拂尘。

不多时,穿着麒麟服的姜星火走进了殿内。

姜星火的眉宇间有些疲倦,但是精神看起来倒挺振奋,他说道:“臣参见陛下。”

朱棣抬手道:“免礼平身。”姜星火腰杆挺得笔直。

朱棣问道:“有事找朕?”

“是,今日是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