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援军(1 / 4)

夜晚,姜星火独坐灯前,手持书卷静静阅读。

这本书籍乃是《太湖水文志》,乃是他淘来的古籍,对于太湖历代水文情况的研究颇为透彻。

他翻看着古卷,时不时停下来记录几笔。忽然,门外传来了异动。

姜星火抬头一瞧,原来是风尘仆仆的宋礼回来了。“大本,且坐。”

姜星火微微一笑,招呼着宋礼落座。

宋礼未来得及喘口气,面带喜色地说道:“国师,南京派的工匠们都到了!”闻言,姜星火精神一振,立即站起身来:“走!我们去迎接!”

骤雨方歇,此时月明如水,照亮漆黑长廊。

县衙的地面上,堆积了一片又一片的积水,星光映在其中,点点闪烁交错。

在长廊尽头,姜星火见到了一百多名工匠黑压压地聚在一起,既有内廷兵仗局的,也有工部军器局的,每一位都背负行囊、提着箱子,穿梭在院子内。

为首者,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名叫孙坤,他乃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

都水清吏司是工部职权最大的一个司,跟营缮清吏司、虞衡清吏司、屯田清吏司分别只有一个郎中管理不同,都水清吏司足足有五個郎中。

这便是因为都水清吏司掌管河渠水利、海塘堤防、桥道舟车、藏冰等事,职权非常重,下面分设了都吏科、河防科、桥道科、织造科等科......而孙坤正是负责管理河防科的主事,算是专业对口了。

“国师大人!”

“你们总算到了!

姜星火快步迎了上去。

孙坤冲着姜星火和宋礼拱手行礼,露出一丝难掩的疲倦:“从南京到松江府,长江水道路途倒是不算遥远,只是现在雨太大,往日里走长江都是顺风一日千里如履平地,谁知道现在得耗费多些时间才能到。”

说罢,他指着身后搬运物资的工匠说道:“不过还好东西都带齐全了。“火药可带来了?”姜星火问道,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带了,郑公公帮忙装了好几只大船的量,他亲自在金山卫的码头看着呢,只是现在难以运输到华亭县。”

“不需要运到华亭县。”

姜星火长舒了一口气,对从角落阴影里出现的王斌说道:“派人传我的命令,委托三保太监率领着装载火药的船只,从金山卫拔锚走回头路稍微绕一下,从吴淞口进来,若是委实到了河窄难行的地段,便分小船运输也可.....若是小船也到了不能通行的滩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