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真凶(2 / 4)

“三月初九,东郊大祀坛。”

很快,一纸诏书内容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南京城。“自春以来,未降甘泽。

从来但以过时无雨,始议祈祷,及至降洒,已似後时,今虽未旱,亦要沾洽。朕遣国师,三月初九,东郊祀坛,精诚祈祷。”

随着永乐帝《祈雨诏》的发出,对于百姓来说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国师姜星火,当众登坛作法已成定局。

国师的祈雨能否成功,在整個南京城里,从市井无赖到洗衣大娘,不同的圈子中,都已经成为了讨论热度最高的话题。

跟朱棣等人对姜星火抱有较大信任不同,这些吃瓜群众,对于国师作法祈雨能否成功,并没有抱有多少期望。

原因也很简单,国师在封建迷信这块,并没有表现出足以让人信服的道行来。在大家的印象里,谪仙人是什么样子?

那肯定得风姿卓然、仙气逼人啊!

最起码得会点能给大家伙展示一下不同的法术吧,就像是北宋国师,神宵派掌教林灵素那样,怎么也弄出两手像模像样的雷法。

国师,怎么可能是个不会法术的凡夫俗子呢?

而且如果国师真的有向老天爷祈雨的本事,何至于还在传闻中,一度沦为阶下囚?

所以,按照市井小民们的观点看来,所谓“世外高人”,无非就是自诩出来的骗子罢了。

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骗子和高人之间,其实也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

只要你不能把它戳破,那么他就是真正的高人;反之,就算是骗子,你也奈何不了他分毫,这种“骗子—高人二象性”的情况在这个时代尤其明显。

《西游记·车迟国大圣显法》这个不知道是从谁那里誉写的话本流传开来后,民间这种倾向于国师是个话本里虎力大仙那样三脚猫道修的观点,开始变得愈发有市场了起来。

毕竟,隐喻谁不爱呢?

我们说的是话本里的车迟国国师虎力大仙,我们可没说是你大明国师姜星火哦。.....嗯,如果他们知道,这话本就是姜星火自己写的,还不知道会作何表情。当然,除了这种看热闹的乐子人,也不乏有冷静分析,不太相信法术的吃瓜群众。

但这部分人,也不太看好姜星火。

他们之所以对国师失去希望,除了国师本身看起来没啥真材实料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一—祈雨拖延的时间严重不足!

没有法术不要紧,拖总会吧?等老天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