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升官(2 / 4)

胆假设,小心求证,实践才能出真知,这点不仅适用于其他地方,同样适用于咱们现在搞得热气球。”

“更何况,咱们还不是完全失败不是?”

姜星火指了指右边正在缓缓下降的丝绸油布混合制成的热气球。“来,现在咱们就看看问题出在哪。”

姜星火直接带着众人,步行来到了羊皮球囊热气球坠毁的地方,现在明火暗火都被扑灭、踩实了。

马靖看着姜星火的背影,心头不由地升起了一丝钦佩,他是真的没见过姜星火这种人。

这位国师的身上,仿佛有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仁恕、求真、诚恳,如此种种,混杂在一起,没有半点官架子,偏偏又不会让人看扁觉得他好拿捏,反而是既敬又畏。

姜星火不晓得马公公心头所想,他带着一众工匠,围着还热乎的残骸,先指着竹条编制的吊篮说道:“你们看,失败也不是没有好处嘛。”

众人一怔,旋即明白了过来。

吊篮除了被熏黑了一些,从高处坠落下来,竟是毫发无损,一点形变都没有,火也没有把竹条烧毁。

“竹条可能比藤条更耐火,我也不太确定,这点你们记一下,回头做个对比试验,如果确实如此,咱们就用竹条编吊篮,反正它俩差不多轻便结实......这么一来,热气球一共三部分,咱们通过一次实验,不就直接找到了一部分的最优解了?”

姜星火的话语,鼓励了刚刚因为失败而产生了些许沮丧感的工匠们,他们仔细一想,真是这么回事啊!

就在这时,郑和赶了过来。

最近朱高煦忙着训练税卒卫,李景隆又远在日本,老和尚也是身上一堆事,这些日子里比较闲的也就是郑和了,水师正在准备从海路登陆安南的各项工作,是配合明军主力的侧翼任务,虽然繁琐,但需要郑和具体做的事情反而不多。

郑和这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姜星火教给他的六分仪,以及监督南京的船厂试制尖底船。

郑和晓得姜星火的脾气,见他正兴致勃勃地跟着工匠们探讨具体问题,倒也不插嘴,默默地站在后面听。

“第二部分,咱们看看发热装置。”

姜星火指着木质煤气的装置,问道:“有什么想说的,畅所欲言。”

经过两次接触,工匠们对这位知晓技术的国师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对方不是在说场面话,是真的想听他们的意见,于是七嘴八舌道。

“火焰窜的太高了,得加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