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转变(2 / 4)

,命运的十字路口,真的需要亮起一盏绿灯,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所以,这就是姜星火为什么要面对千夫所指,为什么要弄下三滥到有辱斯文的金汁阻止他们,为什么还要大费周章地辩经。

干脆让朱棣一怒,伏尸上万,多省心啊。

可这代价,就是现场的人,都成了“伏尸”之一。

次要矛盾的敌人,就会与主要矛盾的敌人联合起来,变法的胜算将变得极低。与此同时,生员中的大多数人也想清楚了这一点,心头开始幡然悔悟。

在之前辩经的过程中,不是没有生员心中不服气,他们都是年轻人,谁年轻的时候没气盛过呢?

只是摄于慢慢压上来的军队,很多人没了一开始的那股气,就不敢冒头了。

否则,谁会跟你心平气和的辩经,辩不过没准就开始国粹三字经了,或者一开始就“不听不听”。

说白了,还不是因为姜星火的背后,站着无数甲士。

这也是为何姜星火在兵仗局的时候,认为不能动用军队,而到了谨身殿里,却没有反对朱棣动用军队,只说自己有办法阻止这些监生。

因为姜星火很快就意识到了,有刀放在刀鞘里不用,跟没有刀,在谈话的时候是两个效果。

有了武力后盾,他才能心平气和地跟人去讲道理。

而通过多次阻断他们起势的策略,从一开始,局面的掌控程度,就在向着姜星火预想的方向发展着。

“什么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姜星火指了指刚才出言讥讽他的宗超逸,自若地说道。

“其实刚才那位问我是禀阳正气而生的君子,还是禀阴邪气而生小人的生员,说的就很好嘛。”

聆听着的众人,绝大多数听到姜星火拿刚才嘲讽他的事情举例子,都觉得有些诧异,更没想到姜星火会如此坦然地面对这个问题。

“就拿刚才他说的《渔樵问对》来讲,这篇文章里面说,无阴则阳不成,无小人则君子亦不成,唯以盛衰乎其间也。”

“你们看,君子和小人,是不是一对矛盾呢?”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姜星火本就有理学基础,这段时间又跟老和尚集中研讨了一番,理学著名著作的典故堪称是信手拈来。

众人纷纷颔首,姜星火继续道。

“那么请问,君子和小人这一对矛盾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怎么区分?”刚才第一個参与辩经的范惟兴略一思忖后,昂首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