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归京(2 / 4)

姜星火却不愿意自己跟这些人再扯上太多牵连。

世间薄凉,他见识的太多了,自己成为国师后,这些人一定是会想着跟着一起鸡犬升天的。

若是自己耐不住面子,日后村里的狗都能去南京六部衙门口看门。村民们见是军队前来,顿时没了看热闹的心思,家家门窗紧闭。

这正合了姜星火的意愿,朱高煦单骑打马向前,在姜星火身前滚鞍落马,行礼后与姜星火说了景清刺驾和前后发生的事情。

“倒是忘了这茬...

姜星火微微皱眉,本来在他前世的历史上,景清应该是为了反对朱棣而进行的刺杀,如今阴差阳错之下,却成了守旧派反对变法最激烈的急先锋。

不过对方立下的血誓,在姜星火看来实在是有些无厘头。

因为姜星火依稀记得,好像永乐元年的夏季,黄河(夺淮入海)与长江、吴淞江,都因为暴雨爆发了严重的水患。

这说明,肯定是会下雨的,而且下的还不小,只不过春末下没下雨,他不敢确定。

不过这对于姜星火来说,也够了。

“所以国师真的有祈雨的职责?”姜星火古怪地望向自己的大弟子朱高煦。上岗之前,永乐帝可没跟自己说这茬啊。

“俺觉得有吧......”朱高煦挠了挠头。

“喔对了。”朱高煦话锋一转:“父皇要成立总裁变法事务衙门,道衍大师、咳,荣国公姚广孝给您压阵,卓公以侍郎衔任副总裁,署理具体事务,不过卓公那头兼哪一部的侍郎还没彻底定下来。”

姜星火点了点头,自无不可。

永乐帝考虑的很周到,有威望的道衍给他镇场子,有资历的行政官僚卓敬帮他具体落实、沟通,他需要做的是提纲挈领,指导变法的进程,开启大明的工业化。

“还有,底下的官吏也配齐了,给您配了两個文书平日里差使,一个叫郭琎、一个叫柴车,就是狱里的那两个小吏,谷王谋反的那一晚您见过。”

听着朱高煦的话语,姜星火略一回忆就想起来了,确实有这两个人,当时还觉得有些古怪,如今想来,有密室的存在,却是一切都想得通了。

“先把祈雨的事情摆弄好,其实我很想快点开始变法,可这种事,就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样,变法未动,舆论先行......若是不拿出点真东西驳倒这群老顽固,以后麻烦是没有穷尽的。”

姜星火看着朱高煦,正色道:“另外,其实你说得对,我们要相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