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墙塌(2 / 4)

道:“姜先生说火炮以后能用钢铸造,体积能缩小,那么这样说来,火铳(火枪)也可以缩小?”

姜星火怔了怔,没想到朱高煦在军事上竟然这么敏锐,他点头答道。“当然如此。”

时间往前拨回一点点。“拦着朕干嘛?”

朱棣脸色愠怒地看着挂在他胳膊上的好大儿。

“父皇冷静!”朱高炽也不解释,只是抱着朱棣不让他推墙。朱棣此时却是越想越气!工业化这些,朱棣也就是听个新鲜,为了推行变革强迫自己去了解。但是军事工业不一样啊!

这关乎到了朱棣最在乎的军队战斗力问题。

已经听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这时候没音了,这不比憋着还难受?而就在朱棣那双有力的大手,又按到了墙上的时候。

自家傻儿子的声音又传了过来,朱棣刚要发力的手停了下来,眉头紧皱。“火铳,也可以缩小?”

作为当世第一名将,朱棣很清楚,火器在战场是有点作用的。

因为从白沟河之战开始,朱棣就被如同一大群蚊子一样的火器折磨的不轻,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开国勋贵郭英,就用从沐英那里学到的“三段击”战术再加上“一窝蜂”火矢,让朱棣的骑兵突袭失败;而东昌、夹河两战,盛庸也是用了车阵配合火器,连续迟滞朱棣的攻势。

所以朱棣也开始研究火器的作用,早就有组建以车兵、火器兵、弓弩兵、轻重步兵结合的“神机营”,用来配合主力骑兵部队作战的打算。

此时姜星火的话语,无疑是让朱棣更有信心了。

但姜星火接下来的话语,却让朱棣有些不悦了起来。

姜星火的声音传了过来:“火铳不仅可以缩小,而且火铳与火炮以及我刚刚提到的铁甲车一起,在未来一定会成为陆地战争的主力,现在传统的弓兵、骑兵等等,都将走向消亡。”

朱棣蹙眉轻声道:

“不知兵的一派胡言!”

“骑兵为王”的军事理念,早就随着一场又一次的残酷战役的荣耀得胜,融入了这位当世第一名将的灵魂之中。

朱棣正是靠着骁勇善战的幽燕铁骑与大宁精骑,才赢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他虽然对火器的应用也很看重,但也仅仅是看重罢了。

毕竟,朱棣才是从一路血与火中拼杀出来的当时第一名将!姜星火,或许别的方面可以说服朱棣。

而在军事领域,朱棣对自己的观点,有着绝对的自信!

从心里,朱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