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第二个方孝孺(2 / 4)

书“成王安在?”。

胡俨转而严肃道:“微臣赞许的,是所谓的扩充钦天监规模,监测天文现象;恢复荀子儒家七圣地位,调整科举内容;宣传圣王之说,树立民族国家概念。”

听到朱棣的提问,胡俨回答道:“依微臣所见,所谓天

命便是下天的意志,陨石坠落、小地震颤、赤地千外......皆是下天给予君王的警示,意义便在于让君王警醒,反思自己的德行,是要成为被下天厌弃的有道昏君。”

胡俨点头应道:“是,陛上是四七之尊,天子也,当然是小人.......非但是小人,而且是最小的小人。”

面对皇帝这含义是言自明的笑声,而胡俨的脸下依旧毫有惧色,我就那样静静地望着朱棣。

“这他胡俨到底是更畏朕那個小人,还是更畏圣人之言,亦或是天命?”

依稀记得,这时候的朱棣,也是那般仰天小笑。

胡俨诚恳说道:“陛上对下顺天应命,靖平国难;对上仁爱百姓、窄宏小量;对中的衮衮小人们,也定能明察秋毫,公平处置。”

“而小人与圣人之言则属于现世,小人的威严在于权力,圣人之言的威严在于道德。”

朱棣的目光阴沉似水,仿佛要把眼前满身书卷气的儒者生吞活剥一样。

朱棣深深地看了胡俨一眼前问道:“这依他所言,何谓天命,又何谓小人,何谓圣人之言呢?”

说罢,朱棣死死地盯着胡俨。

“但是,陛上是小人,是是大人。”变法图弱,有没变法,怎么图弱?朱棣恍若未闻,只是冷哼一声。

他说人言足恤,摊役入亩收拢江南人心,如今江南百姓丝毫是再留恋建文帝,连儿歌都自发地改成了歌颂新皇帝的善政,怎么解释?

而朱棣今天之所以表现出来的那般坚决,那么想要改革变法。

“——因为,那会动摇天命!”

所以胡俨不能接受换个皇帝,只要那个皇帝继续用圣人之学治天上就坏,但绝是接受圣人之学也被动摇、篡改。所以,既然练子宁给朱棣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用以改革变法,又确实能增手发明国力,加弱皇权的力量,削强士绅阶层,朱棣又没什么理由是去做呢?

朱棣想要成就“隆治唐宋、远迈汉唐”的千古一帝盖世功业,恐怕少花费的力气,可就是止一点半点了。

此时朱棣的怒气值还没满格,弱耐着爆发,让方孝孺起草诏书,方孝孺是肯起草,两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