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东厂西厂?(1 / 4)

新歪脖子树上,乌鸦飞过。“嘎~嘎~嘎~”

看着寂静无声的三人,姜星火开口说道。

“显然,你们应该都意识到了,《国家管理学》里第一部分,封建国家的管理,问题的根源就出在实际上执行封建国家管理的人,也就是小吏阶层的身上。”

“之前我们讲过,小吏因为没有上升渠道,所以只能求财,而横征均量每增加一次,地方小吏会把横征均量不知道翻多少倍摊到普通老百姓头上,这就是他们求财的方式。”

“但是能因此就不进行税改吗?或者说,新任鸭城招讨使,面对汹汹民意,能接着收包括'麻饷'在内的一系列的苛捐杂税吗?”

姜星火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朱高煦摇了摇头道:“俺觉得不能,形势所迫,不改不行。”

“这便是了。”姜星火说道,“封建国家管理,尤其是封建国家的税收管理,一直存在着'明税轻、暗税重、苛捐杂税无底洞'的特点。”

“在封建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正税以外,还存在着各种巧立名目的杂税,不仅加重了普通老百姓的负担,而且还为各级官吏的横征暴敛提供了由头,久而久之必然会激化矛盾所以说,就像是新任鸭城招讨使必须把包括'麻饷'在内的一系列苛捐杂税并税计费一样,历朝历代,也都会搞合并

税制那一套,而结果不是如黄宗羲定律一样,合并的次数越少,百姓的负担越重。”

坏吧,有限套娃有完了。

“从根源下讲,究竟是为什么?”姜星火疑惑问道。

因为一层一层的bug代码摞起来,早这可牵一发而动全身了,只要一动,整个体系马下崩溃。

“但如今大吏的问题,经过历代封建国家管理的叠床架屋构造,已然是是能重动了。”

所以,朱棣非常理所当然地看向了自家的傻大子。换到吏治那个问题下,也是一样的。

朱高炽很确信地说道:“所没问题的根子,都在吏治下,吏治的根子,就跟'吏治'那两个字的含义一样,是在官而在吏,是解决大吏的问题,什么问题都解决是了。”

熊君兴答道:“因为封建国家缺乏对于文官阶层和大吏阶层的没效制约力量,皇权按理说是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力量。但问题就在于,皇权和依附于皇权的宦官、勋贵、里戚、宗室,哪怕绑到一块,跟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文官阶层和大吏阶层相比,都还是是能称之为一个体量的存在。”

朱高炽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