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完美的计划(2 / 6)

的使团正使,大将军、曹国公李景隆。

而他与李景隆对答一番后,心头却不由感叹。

—一日本可从未有过如此风华人物!

这位明国的大将军,身材高大、眉目舒朗,且气度雍容华贵,谈吐更是不凡,不论聊什么,都能从容接上话来,说的头头是道。

重要的是,这位大将军言语间非常的客气,似乎并没有对日本有何成见。

而更加吊诡的是,这位大将军对日本人的风俗人情、精神特质,似乎都非常了解。

这让古剑妙快不由地在心底打起鼓来。

明国,是有备而来!

而这位大将军是如此地不好对付,又如此地客气,显然,这其中一定是有蹊跷的。

否则如何解释,在明国一人之下的权势人物,想来即便不如幕府将军架空天皇这般威风,也是能统兵数十万一言而决的帅臣,为什么会对日本这个在明国人眼里的撮尔小国这么了解,又这么客气呢?

须知道,古剑妙快在游历大明的时候,当别人知道他日本人的身份时,即便嘴上不说什么,眼中也会微

不可查地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在大明眼中,尤其是大明的权贵眼中,日本那就是化外之地。

谁会特意去研究化外之地的历史、民俗、人性?

答案唯有一个,明国要对日本动手了!

这不是日本杞人忧天,这种事在一百多年前元朝就干过,还不止一次。

日本人很清楚,他们距离华夏,并没有想象中遥远。

如果大明借道**,陆路距离日本只有一个海峡的距离。

如果大明的水师从宁波等港口出发,到平户港也就是最多三天的时间。

而“元寇来袭”这种灭国之战的阴影,也一直笼罩在日本人的头上。

所以,思考完毕的古剑妙快,在无形中已经增添了不少心理压力。

看着满屋用竹竿夹着的对联、诗词,李景隆好奇问道。

“法师所写,是日本的文学,还是在大明时学习的?”

“乃是五山汉学。

古剑妙快给李景隆解释了一番,李景隆方才明白过来。

日本的文化,自从平安时代以公卿为中心的儒学式微以后,代之而起的就是以五山禅僧为中心的禅林儒学。

所谓“五山”,便是日本模仿南宋官寺制度建立的禅宗寺院体制,包括镰仓五山、京都五山以及京都南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