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理想(2 / 3)

对于农业的铁犁牛耕出现时那样,对于手工业出现的巨大变革。”

闻言,朱棣蹙眉,朱高炽若有所思,而默默倾听的袁拱反而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袁拱跟道衍一样,出生于元末,是见过江南手工业极为繁华和沿海市舶司对外贸易的富庶景象的。

正是因为亲眼见过,所以袁拱才信了几分。

袁拱恳切道:“这确实有可能,天下真正创造财富的,不是种植粮食的农民,便是打造物品的手工匠人。既然农业出现过颠覆性的进步,没道理手工业在以后不可能出现。”

“譬如农业的话,就像是人拉肩抗变成了铁犁牛耕。”朱高炽悠然畅想,“或许以纺织蜀锦为例,在以后能不用现在由人辛苦纺织,而是很快地由某个如同‘铁犁’一样的铁器,在‘牛’的发力下,快速地纺织出来。”

“你们俩都疯了?”

朱棣一边嘟囔了一声,却一边不自觉地也跟着设想了起来。

如果那样,岂不是意味着大明可以廉价生产大量对于西方诸国珍贵无比的蜀锦,从而通过海洋贸易掠夺走西方诸国天量的财富?!

朱棣不知道怎地,忽然想起了姜星火讲解海洋贸易时的那些话语。

猛地一激灵,朱棣心中暗斥自己。

“怎么,你也跟着老和尚疯了?想这些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道衍自然不知道朱棣的想法,他接下来说的话,反而更加让朱棣觉得不可思议。

“姜圣当初说让把‘生产力’,暂时理解为‘种植粮食的能力’。”

“老衲细细思量,方觉得姜圣是觉得我等实在愚昧,所以才没说出后半句话。”

“那便是‘生产力’,其实应当是‘生产最有价值事物的能力’,只不过对于现在的世界来说,最价值的,便是粮食。”

“那对于以后的世界呢?‘生产力’的涵义,必然不会局限于‘种植粮食的能力’,因为姜圣同样还说过,生产力是必然会随着时间而向前发展的。”

道衍指了指袁拱,说:“便如同袁居士所言,天下真正创造财富的,不是吸血虫的,就两类生产者。”

“一为农民,生产粮食;二为匠人,生产物品。”

“谁规定世界只能沿着生产粮食的能力这个方向进步呢?”

“粮食满足人口需要后,生产物品成了最有价值的事物,同样可以成为新的生产力。”

朱高炽闻言愣住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