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2 / 3)

并的严重,放弃了均田制,转用租佣调制,承认土地私有;唐朝后期,为了减少百姓负担同时也是为了高效收税,进行了两税制改革......总体来说,唐朝的土地制度是由国家所有,逐步过渡到地主与自耕农所有,最后过度到大地主所有,税收制度也随着土地制度的改变而改变。”

“到了宋代,由于宽松的经济政策,不抑制私人土地兼并,因此国家所有的土地大幅减少,土地制度基本以地主所有为主,自耕农所有为辅。”

“而正是因为土地制度的原因,地主会竭尽全力进行土地兼并,必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

“所以王安石实行了青苗法,试图从‘生产资料’方面补助自耕农,抑制土地兼并。”

“但是很可惜,王安石面对的是整个地主阶层的反对,哪怕王安石不敢改变‘生产粮食与拥有粮食的人的相互地位’,‘粮食最终归谁分配’这两个点,但触碰地主阶层利益的改革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至于元代,元代在土地制度上实行两田制,税收制度上实行包税制,满足了蒙古贵族阶层利益后,任由汉人士大夫地主对百姓敲骨吸髓,根本不去触碰地主阶层利益,而最终被压榨的自耕农阶层大片失去土地,必然会起义,没什么好说的。”

姜星火最后总结道。

“所以,纵观近千年以来历朝历代的土地制度演进,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规律。”

“土地制度(即土地所有性质)决定了税收制度,地主阶层与自耕农阶层的比例决定了王朝税基,以农业税为主的税基规模决定了王朝寿命。”

姜星火没有拿出举例的是,未来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

那是一个在王朝末期神奇地跳出以上规律的存在。

原因也很简单,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导致农业王朝的经验规律失效。

或者说,规律没有失效,还是关税厘金等税基的扩大延续了清王朝的寿命,只不过关税厘金与土地所有制无关了,因此不由地主阶层与自耕农阶层的比例决定。

朱高煦此时方才领悟,他振奋地说道。

“所以说,只要用土地制度控制地主阶层不要占比过大,就能延续大明王朝的寿命!”

李景隆闻言,一时语塞。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可这跟你只要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一样,这不是废话吗?

地主阶层进行土地兼并,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