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姜星火丢了(2 / 3)

纲又亲手带着人把他拖了出去。

“纪纲,带着锦衣卫去搜!”

“马和,吩咐五城兵马指挥司和应天府衙门,全力协助锦衣卫。”

“遵旨!”

纪纲和马和对视一眼,行礼答道。

两人正欲出去开始行动,朱棣却又吩咐道。

“再给朕把忠义卫调过来,朕亲自带队!”

“陛下!”马和一时惊诧。

朱棣双手拧在一起,拄着刀,厉声喝道。

“去!”

马和与纪纲心中一凛,再不敢出声劝阻。

不多时,大量披坚执锐的甲士成建制地出现在诏狱外。

忠义卫是朱棣还是燕王时期,在靖难战争过程中,把原燕王府卫士、收编的蒙古鞑官,乃至投降过来的松潘游骑,混编在一起的亲卫力量。

人数不多,不过三千余人,但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既能披六十斤全身扎甲列阵步战,也能马战冲阵十余回合而不溃,战斗意志极为坚韧。

东昌之战中,朱棣便是带着这支部队绕后冲击洪武名将何福的中军,深陷数万大军重围,依旧能杀出一条血路。

朱棣更是重现张辽威震逍遥津故事,听得忠义卫骑卒一句“燕王欲弃我乎”,便回身纵马杀透追兵,拉着骑卒上了自己的马并且全身而退。

也正是如此,当朱高煦看到忠义卫出现的时候,就知道事情大发了。

哪怕朱高煦智力水平再平庸,这时候他也知道,他从师姜星火的事情已经被朱棣知道了。

至于为什么知道,可能是自己那封明显不是自己水平能写出来的奏折暴露的,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

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朱棣非常重视姜星火!

朱高煦看着几个孔武有力的宦官在给朱棣披甲,心中多少有些忐忑不安,他试探着对背对着他的朱棣说道。

“爹,俺也跟您去找找吧。”

“你不用找。”

朱棣看着系在胸口上的胸甲,柳叶状的甲片反射着幽深的光泽,他冷冷地说道。

“你就在诏狱里好好蹲着,朕这次让你蹲一辈子。”

吞肩系紧,朱棣用手扭了扭裙甲,确认活动自如后,从宦官手中接过自己的长刀,拔出了鞘,暗金色的长刀上满是微小的划痕。

“这是你姥爷徐达大将军传给朕的刀,万年陨铁锻出来的,朕本想传给你,现在看来……哼!蠢货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