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震撼无比的朱棣(2 / 3)

到顶峰,便是所谓的‘盛世’出现,所谓其兴也勃焉。”

“经过漫长的兼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当人口总量达到了总体资源无法承受的水平,通常也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了极大的地步,社会就必然爆发再瓜分的狂潮,灾荒、起义、叛乱、游牧入侵等等,推翻现有的王朝,人口再次锐减,所谓其亡必然也忽焉。”

震撼!

朱棣几乎是失魂落魄地站起身来,他用不敢置信的眼神望着道衍,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涌起。

“大师,姜星火说的?”

道衍同样也有些失神,他抿了抿发白的嘴唇,点头。

“秦末战乱人口锐减,汉高祖得天下,历经四代,实现盛世‘文景之治’,传至十一世,绿林赤眉起义;东汉光武帝得天下,历经三代,实现‘明章之治’,传至十四世,黄巾之乱;唐高祖得天下,历经两代,实现‘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传至十九世,黄巢起义;宋太祖得天下,历经四代,实现‘嘉佑之治’,传至八世,靖康之耻......”

道衍已经无需再念下去了。

“陛下?”

朱棣顿时惊醒过来,他感到自己脊背发凉,冷汗浸湿了衣衫。

密室内明明只有两人,朱棣却不知为何压低了声音,悄声问道衍。

“大师,不算建文那小崽子,大明到朕手里是第二代,你说按姜星火的说法,假如朕选了更适合治国的炽儿当太子,瞻基当太孙,那是不是后世就会出现以他俩庙号为命名的大明盛世?”

道衍点了点头,甚至认真地推演了一下:“大皇子仁德宽厚,可称仁宗,瞻基脾性有陛下英雄气,不会安稳守成,大约是在宪宗、宣宗、景宗里面打转。”

“仁宪之治?仁宣之治?仁景之治?”

朱棣苦笑片刻,继续道:“那随后便是所谓‘漫长的土地兼并’,然后大明就要因为灾荒、起义、叛乱、游牧入侵等某个或多个原因亡国了,是吗?”

“朕,就只能看着未来注定要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解决办法,是吗?”

一股无力感,从朱棣的心头升起。

朱棣在姜星火的指引下看到了大明的未来,大明会在他之后达到极盛,然后逐渐衰落,最终亡国。

而可悲的是,朱棣作为“老祖宗”,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无能为力。

道衍指了指墙面,说道:“二皇子比以前聪明了许多,这个问题想来他会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