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什么是王朝寿命(2 / 3)

深远,而且又讲的如此有理有据,很难让人不信。

姜星火所谓的《国运论》,显然与朱棣熟悉的历史不符,但却直指历史重重迷雾后的本质真相,如此环环相扣下来,甚至让朱棣觉得,姜星火真的是站在时间长河之上俯瞰历史数千载的仙人!

朱棣的神色也郑重了起来。

朱棣看过民间的那些话本,仙人是不能主动给凡人泄露天机的,否则将会遭受天谴。

如果姜星火真的是谪仙人,那么换句话来说,对方是不是知道自己和道衍在隔壁偷听,所以才故意把屠龙术讲出来呢?

这样是属于自己等人主动偷听,而不是姜星火刻意给自己讲,就不属于主动给凡人泄露天机,也不会遭受天谴。

“嗬~”

朱棣与道衍对视一眼,显然两人想到一块去了。

墙对面的姜星火当然不知道朱棣和道衍开始疯狂脑补了,不过这两条人间至理说是屠龙术也确实不为过。

而今天的大胡子似乎显得格外的聪明,他竟然又问出一个问题。

“姜先生,俺信了,可俺忽然有个疑问。”

“且说。”姜星火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

朱高煦沉声问道:“那按您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有一天农业技术再次进步了,那是不是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大明就要亡国了?”

听闻此言,朱棣亦是深思。

朱棣照着朱高煦的思路想下去,也觉得极有可能。

刀耕火种变为协同耕作,导致了奴隶制的商王朝灭亡,周王朝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确立。

协同耕作变为铁犁牛耕,导致了封建制的周王朝灭亡,秦王朝郡县制、中枢集权制、土地私有制确立。

那一旦大明的农业技术取得突破性进步,对大明皇帝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毕竟,如果单位农田的粮食产出多了,大明固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税基、人口,但农田的总量却是有上限的。

就像是姜星火讲的那样,无论是由部落转向王朝的夏,还是奴隶制转向封建制的周,亦或是封建制转向大一统的秦,都是由于农业技术进步使得粮食增产、人口暴增,导致王朝制度更迭。

“你考虑的是非常有道理的。”

姜星火停顿了片刻,无奈说道:“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依大明王朝的寿命,可能撑不到下一次农业技术进步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