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慕名而来(1 / 3)

孙景澄先是谦虚了一番,然后又问他们是从哪里听说了东山书院的名声。

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中,他勉强拼凑出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之前几天,徐奉县全县寻找云安之的事迹通过往来客商,已经传到了外地。

有那听故事的闲人就问,这云安之是什么人,是官家小姐还是出身富户,为什么全县都在找她。

客商便将故事娓娓道来,说安之如何苦口婆心地劝婆心地劝举人开村学,说安之为村学建设付出了多少心力,说她为方便书院学子做了多少努力,说她出钱出力竭尽所能建共享书房,说她往返火场救书……

客商将整个故事讲得跌宕起伏,感人颇深,而安之也被塑造成了一个善良聪慧坚韧的好姑娘。

总之,就是这么一个好姑娘,却被歹人给掳了去,因此徐奉县上下都在帮忙找她。

大部分人只把这事儿当故事听,最多是听完之后再夸一声真是个好姑娘。

但是也有那有心之人发现了这个故事里的“重点”:吸引了徐奉县不少学子的东山书院和有上千册书籍的免费书房。

兴临县跟徐奉县相邻,但凡是有些身份的人家都能在徐奉县找到一两个熟人。

于是就有人给亲戚写信,跟他们打听东山书院的事情。

等收到回信以后一看,好家伙,那客商说的竟然都是真的。

竟真有这个书院,书院收费公允,夫子教学认真,学习氛围好。

也真有这么一个书房,内有千余册书籍,囊罗经史子集、游记杂论、科考试题等不同领域,任由书院的学子随意阅览。

得知这个消息,好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坐不住了,大伙儿亲戚朋友约一约,便奔着东山村来了。

说实话,来拜访的家长对于“大名鼎鼎”的东山书院的外观还是比较失望的。x33

不过当他们得知眼前这个一表人才、气宇不凡的年轻夫子竟是个举人时,顿时有了种“名副其实”的感觉。

孙景澄带着他们在书院前后看了一下,很是直白道:“现在这个地方只是按照村学的规格建的,简单得很,实在没什么好介绍的。

不过我们已经在对面盖新书院,到时候会宽敞很多,类似于居舍、食堂、藏书阁、讲经堂、文庙、演武场都会有。”

这话落音立马就有人问:“那敢问孙夫子,新书院何时会盖起来?”

孙景澄状若无意地显摆道:“新书院面积比较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