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又来一副佚名画(1 / 3)

说完,沈愈马上默念一声鉴宝,此时,一团深蓝色蚕豆般大小的宝光在画的上方三寸处浮现而出。

看到宝光,沈愈暗暗点了点头。

董邦达的名气很大,但是画的价格却是两极分化,就好似收藏界的古币一般,价格高的非常高,甚至能吓死人,低的非常低,可说烂大街,几块钱一枚都没人要。ъΙQǐkU.йEτ

董邦达的名作拍卖价格高的可以达到五六千万之多,但是低的也非常低,七八百万的有,五六百万的有,二三百万也有不少,甚至一百多万的也有!

画的价格相差如此之大也是有原因的。

董邦达是乾隆极为倚重的近臣,重臣,他多次作为随从人员随乾隆出游江南,他除了自己喜欢作画外,也会奉乾隆之命画一些画,乾隆也多次为他的作品题诗作赋。

比如金庸先生的名著《书剑恩仇录》中就提到了乾隆在董邦达《西湖四十景》画上题诗。

受皇帝之名作画,那得小心翼翼,所以其作品多为用笔细腻,按部就班的画院风格。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古代画家自己画画时可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这样无拘无束的创作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实力,但是为当朝天子作画时可就不能豪放不羁想怎样就怎样了。

惹了皇上被骂几句没什么事,但被有心人盯上参一本,有时候皇上想保你也得照顾对方的情绪,肯定没好果子吃。

沈愈心中暗道:“此画若是对方狮子大开口,那自己纵然知道是真迹,也不能买。”

“五十万!”陈赤侠的报价很痛快,没有丝毫犹豫,好似已经在心里斟酌了许久。

“多少?”沈愈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五十万,但是必须要现金!因为我出门急,卡并没有带在身边。”

“现金啊,这个……”

这下轮到沈愈犯难了,董邦达的作品虽然大部分价格都不是很高,那也是跟清初四王,四僧等名家比的,他的作品最低没有低于一百五十万的。

大部分都是三四百万这块,对方直接要了五十万的低价,简直就是等于给自己送钱。

因为这幅《云山暮归图》画工超绝,传承有序,款识署名清晰,并且是大幅作品,这画的价格再低沈愈估计也能卖到两百万,给这陈叔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