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9章 古墨(1 / 5)

“画中藏宝,之前听过的多是画中有画,这画的轴杆中藏有其它古玩还是第一次碰到。”

看着面前的这幅《溪阁清言图》,沈愈明显有些意外。

字画装裱沈愈是很熟悉的,沈重楼有数位身为当代字画装裱大师的好友,沈愈自然从中受益,一般的字画他自己就能装裱,若是破烂不堪的就无能为力了。

地杆就是卷轴画上的轴杆,也叫做画杆,大白话讲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

一副卷轴画有两个轴杆,除了地杆之外还有一个天杆,两者合称为天地杆。

天杆在画的上端较细,地杆相对来说要粗一些。

古代对于卷轴天地杆的使用是有要求的,必须是直径为两寸左右的实木木棍,要求表面光洁,弯曲的不行,多刺的不行,开裂的不行,带皮的也不行。

轴杆因为被纸绢包裹在里面,要求还是比较低的,它两边装饰用的轴头要求更高,很多必须是名贵木材,比如金丝楠木、花梨木、紫檀木、红酸枝,鸡翅木等,追求华美的也可用金玉材质。

现在很多字画的轴杆因为成本的原因大部分用硬纸材质的卷筒代替,然后在两边安上两个塑料轴头完活。

用便宜木头比如枣木,榆木,槐木,柳木的都算高配了。

沈愈稍稍捏了捏地杆发现是软的,那很可能是中空的硬纸筒。

“拆了!”

沈愈在祖父床下拎出一个木制方盒来,打开盒盖,里面放有强光手电,高倍放大镜,剪刀,裁纸刀,尺子,针锥,镊子,糯米胶水,指甲钳等物。

沈愈取出裁纸刀直接开拆,拆地杆沈愈手到拈来,几下就把地杆拆了下来,果然与沈愈猜测的一般,地杆是硬纸筒做的。

看到这里,沈愈自嘲的笑了笑,当初自己真是榆木脑袋啊,都不知道捏一捏地杆,明代的真迹怎么可能用硬纸板呢?

熟练的拔下两边的柳木轴头,沈愈用手电筒往里面照了照,除了纸筒边缘的泡沫外,纸筒内部黑漆漆的好似塞满了布匹一样的东西。

沈愈在书桌笔筒中取出一根毛笔,倒转后往里探了探,很柔软,具体是什么东西很难推测。

“不能着急!”

把工具一一放归原处,沈愈坐在椅子上静静思考起来。

纸筒里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自己不知道,想知道就得拆开,但怎么拆从何处拆是个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