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八十块的春秋经(1 / 4)

“若他手中真是一本明清善本的话,就算价格高我买不下来,也可以让李老买下,这种古籍只有在真正爱书的人手中才能更好的流传下去。”

这时的沈愈突然对摊主手中这本线装书异常期待起来。

也许是看到了沈愈眼中的热切,摊主目视沈愈好一会方才郑重其事的吐出两个字:“《春秋》。”

“春秋?明代还是清代的?是官刻本,还是私刻本或者是坊刻本?”沈愈略带期待的问道。

“什么本?我这是古书春秋啊!”

沈愈先是愣了愣,不过马上暗暗叹息一声,“此人对古籍专业术语一窍不通,定是拿现在印刷品来忽悠我的。”

刻本又称刊本,所有由雕版印刷而成的书本都可以称为刻本。

刻本又分为三种:分别是官刻,私刻,以及坊刻。

官刻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比如宋明两朝的国子监就管校理刊印书籍,宋代的百科全书,有类书之冠的《太平御览》就是国子监版本,对于古籍收藏爱好者来说,国子监的官刻本也称为监本,是极为珍贵的,若是能得到一本监本古籍,定是视若珍宝。

官刻本除了国子监外,还有各地的书院,府学、州学、县学,书局等版本,官刻一般情况下不为盈利,只为教书育人,多为科举用书,医书等。

私刻也很容易理解,就是私人出资请人刊印的书籍,多为富人开办私塾的启蒙用书,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增广贤文》等,这也不为盈利只为教育后代,所以私刻本又称家塾本。

坊刻的坊字是书坊的意思,古代书坊即为现在的书店,书商除了卖书外也印书,这是为了赚钱,不过古代印书花费甚多,印一本寥寥数十页的书,各种制版,校队,印刷,油墨一系列成本算下来,差不多要花费近十两银子。

这也说明书籍在古代的珍贵,所以在古代大多是借书来抄写,在古代有人肯借书就是天大的恩情。wap.bΙQμGètν.net

默念一声鉴宝,沈愈朝摊主手中的线装书看了过去,果然,任何宝光都未出现。

见沈愈没有露出该有的讶然之色,摊主瞬间瞪大了眼睛,“不是吧?春秋你都不知道?就是关羽读春秋的那本春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