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壶中宝?(1 / 3)

“怎么回事?这宝光怎么突然就冒出来了?还是一团青色宝光?”

手中这只鸳鸯转香执壶上方三寸处突然出现的青色宝光,着实让沈愈呆住了,因为这是他根本没有意料到的。

此时的沈愈虽然能做到表面不动声色,但心中已在飞快的猜测宝光出现的各种原因。

凝神注视古玩十秒以上会出现宝光,这一点沈愈已经完全知晓,但青色宝光明明应该出现在明代古玩上才对啊?

手中这只银质执壶,以沈愈的经验来看,无论是从器型还是在纹饰上分析,都应该是清咸丰到光绪这段时间的,纵然出现宝光也该是蓝色宝光。

更让沈愈难以理解的是,这只银质执壶的青色光团竟然如同蚕豆般大小,与钱老那枚青田石灯光冻出现的宝光比起来,甚至还要大上一点,这怎么可能?

要知道钱老那枚青田灯光冻印章的市场价格至少也是百万元起步,难道这银质鸳鸯执壶比灯光冻印章还贵?

不可能,怎么想也不可能的!

从青色光团的出现到现在说起来繁复,但实际上也不过是几秒钟的时间,沈愈一边装作随意把玩手中的这只银质执壶,一边继续想着各种可能导致宝光出现的原因。

宝光的出现必然有原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是沈愈用店里数百件古玩,以及钱老的青田灯光冻印章做实验得出来的结论。

而这只银质执壶不值钱,起码不如钱老那枚印章值钱,这一点也不用怀疑,沈愈打小接触古玩,现在更是开了自己的古玩铺面,各种古玩的价格就如同存在电脑中随时更新的数据一般,可以随时提取。

“执壶本身不值钱,难道是这执壶中另有乾坤?就如同古玩行中广为流传的画中画,瓷中宝,像中宝一般?”当沈愈看到瘦削摊主摊子上那大肚子的粉彩九桃瓶时他的双眸猛的亮了起来。

自沈愈十六岁在东**牛观古玩市场淘到人生第一件古玩清代黄花梨笔筒时起,各种“画中画”,“像中宝”,“壶中宝”之类的传说就不停的往他耳中钻。

到了沈愈高中寒暑假开始摆包袱摊以藏养藏后,听到的就更多了。

所谓“画中画”并不是画上的内容是画中有画,而是真实的画纸之下藏着另外一张完全不同的画。

比如古代某人得到一张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