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日军支援的到来(1 / 3)

忻口中央阵地的惨烈景象,同样也被无数的日军所目睹。

在永兴村中,堤支队的士兵们吃过饭,看着混战中的中央阵地之惨像,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其实不少人心里都在暗自庆幸,自己所属的部队没有被分配去攻击忻口中央阵地。

不少士兵甚至在发抖,祈祷,其实,日军的单兵素质,的确是不烂,但也不能是多强,甚至很多日军士兵,远远谈不上接收过充足的训练。

日军的兵役分为现役、预备役、后备役、补充役、国民兵役五个役种,服现役的日军士兵需要在兵营内接受两年的正规训练,两年现役期满后转入预备役,预备役期满后转入后备役,在预备役、后备役、国民兵役期间,士兵无需在军营内训练,仅每年去军营内报道一次即可,战时则接受征召投入前线,服补充兵役的日军士兵需要在兵营内接受4个月的短期训练即可。x33

实际上,由于日军多年的经费不足,导致根本无法维持大量现役兵的训练费用,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增加补充兵役士兵的征召数量。

在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间,日军现役部队中占比数量更多的反而是那些只受过四个月军事训练的补充兵役士兵,而日军理论上战斗力最强的服现役的现役兵,其实问题也不小,1937年刚入伍的那些现役兵,也没有受过像样的训练,因为毕竟是刚刚入伍就开上战场了嘛,像正在上海作战的日军,编制内的不少刚刚入伍的37年度现役兵,甚至连拼刺刀的训练都没有接受过。

能接受过不错训练的现役兵,其实就是1935年和1936年,训练了一年以上,卡在现役期两年内,又赶上了中日战争的这批士兵。

但是这两年份的现役兵,其人数只占日军总兵力的百分之十不到,除了这批人外,其他的士兵要么就是刚入伍的现役兵,要么就是补充兵役和服预备役和后备兵役的士兵,补充兵役的士兵,只受过四个月的短期军事训练,那些服预备役和后备役的士兵,虽然曾经是现役士兵,接受过两年的完整军事训练,但是因为退役时间过长,其军事素质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退步。

这样的士兵,能称得上是训练有素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就是这样士兵组成的军队,将中国军队打的伤亡惨重,节节败退,相对于所谓的士兵素质,其实日军更为可怕的是完善的动员机制和战争体制。

永兴村外,一支长长的行军纵列缓缓开入,在行军队列中,四门最新式的九四式七十五毫米山炮连同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