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进宫(1 / 3)

时间过得很快。

南宫策登基以后立刻改变了朝中的格局,本来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改为了一年一考持续三年。。

而且,不分高低贵**,只要过了乡试的人都可以参加。

这道圣旨一经颁布,让圣天国所有的学子一片沸腾,谁不想参加科考,谁不想出人头地。

可是,有的学子由于没有身家背景,还没过乡试,就被那些家境好的人家,暗箱操作刷了下去。

更别说,能走到京城科考最后一步。

这一道圣旨,完全改变了清贫学子的命运,更让有心之人也无从下手,是骡子是马,拿到京城溜溜,就会全部揭晓。

朝中太久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这些大臣都快成了老油条,这无疑让他们有了危机感。

因此,最近朝堂风气非常严谨,大臣们都兢兢业业,没有一人敢玩忽职守。

南宫萧本来要处理灾后重建的任务,还是由他继续负责,不跟之前不一样的是,这次不是他一人埋头摸索,而是南宫策制定了一系列的决策,他只需要去一一落实,保质保量的完成。ъìQυGΕtV.net

他已经不是户部侍郎,而且被提升为工部尚书,如果这次重建任务完成得漂亮,他将会被调去大理寺任职。

对南宫萧来说,这是一次历练的机会,他也知道是南宫策在提拔他,重用他。

南宫萧心存感激。

别国皇子登基,对手足都是陷害和打压,只有南宫策给了他最大的信任,这无疑是一种幸运。

而基础建设,全民致富这方面,上官钰则是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和提议,比如,土地由官府开垦,然后下发种子给农户,到时候官府再按市场价收购回来。

这样种地的人收入就会很稳定,农民能吃饱饭,有稳定的收入,自然也愿意从官府手里租赁土地。

总比自己种了以后找不到销路要强多了。

适当减免农民的赋税,有利于民生的安定。

然后在几个大国的交界处,打造一个大型的新城,引入一些无家可归的难民迁入,以后作为几国的重要经济交易中心。未来肯定是一处比京城还要繁华的城池。

南宫策很快采纳了上官钰的意见,虽然有一些腐朽思想的老臣极力反对,可是在他的强压之下,也不得不妥协。

百里城城主,赖永山,被特诏回京述职。

他收到圣旨的时候,有些懵,心里很忐忑,这不是年底,也不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