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商议(1 / 5)

孙武刚将露珠儿抱到床前坐好,赶到门口的蒋梅花刚好扶住李三**二嫂吴兰。

话说这吴兰是长安城外十里坡村吴里正的大孙女,因为李三**二兄李文常年下村收购草药,一来二去的与吴兰有了接触,到了岁数,就央求了赵李母请了官媒提亲,结了秦晋之好。

二兄家已育有两子,长子李建英,十一岁,与大兄家的次子孙豹同岁。

二兄家的次子李建伟,才八岁,这个时候正同其余兄弟在坊里的四季胡同上的青莲书院读书呢。

自从武帝登位以来,除却重视农桑,对于天下百姓的教化也相当重视。

长安城内尤其看重识字懂礼,送家中子弟前去书院读书认字,一因家中人员皆繁忙,小郎君们无人看管终究是个事儿,二为虽不能定品出仕,但识字知礼也为后续学医学武打下基础。

正因为李家送了四位小郎去书院,才使得家中无一仆从,致使二嫂大腹便便还要照管小露珠儿了。

二嫂这次怀孕都已快九个月了,临近生产,才接了帮忙照看小露珠儿的事儿。

李三娘帮露珠儿正了正头顶的虎头帽子,笑着对二嫂说:“麻烦二嫂了,都这么大月份了还得帮忙看着露珠儿,前前后后的很是不便利。等二嫂生产了,小妹定給小侄子包个大红包的。”

大嫂扶着二嫂坐到进门的榻上,二嫂轻抚自己的肚子,也笑着对李三娘说:“那可真是好了,我可就等着小妹的大红包了。”

说完,两人对视笑了起来。

就连大嫂都笑说,也要给包个大红包了。

李三娘起身,牵着露珠儿走到二嫂身旁,蹲下身,对王小娘叮嘱道:“露珠儿乖乖地跟着二舅母,阿娘和你阿婆、大舅母去做饭,一会儿就吃晚饭了哈。”

小小露珠儿望着李三娘点点头,乖巧的靠着二嫂。

随后,大兄去了前面医馆寻李父、大兄说话,李母、大嫂、李三娘去厨房准备晚饭。

随着宵禁的鼓声响起,李家的医馆也开始关门上板了。

李家人口众多,吃饭时也就分了两桌,小露珠儿年岁还小,跟着母亲李三娘在一边吃饭,家里的孩子们是单独自己一桌的。

饭毕,桌上的残羹冷炙还没撤下去时,李三娘站起来看着李父说:“阿耶,儿想跟大家伙儿一起商量下儿带着露珠儿和离归家的事儿。”

李父坐在首位,捋着胡子点头说好。

小孩子们的桌子上的碗盘在四个孩子的快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