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章 铭功丽关外,马踏云单台(1)(1 / 5)

东羌战事稍止,木垄奉杨宸之命,引军南撤,一代羌王木波的衣冠王印被千里加急送还长安,可杨智只答应了杨宸将东羌一分为四,东羌王都旧地归于大宁,南北之地,各由廓部南诏降服,以安其国,以劳其功。

木波虽死,杨智也未曾打算放过这位在南疆作乱,甚至胆敢称帝的乱臣贼子,御笔十二字:“挫骨扬灰,尘绝于世,以儆效尤。”又遣快马自京师长安送来。

在凉都营建王都不可谓是当年月凉的苦心经营的谋划之笔,只是或许他没能想到,自己死后才不到两年,他临终之时以为可以在乱世之中庇佑子孙臣民的国都百年的国都就险些给他人做了嫁衣。

也许是受够了深山里水路不通之苦,也许是受够了每到寒冬,月牙寨的旧都总是阴寒冷峭,月凉选择了四季如春的洱河之畔白部旧都修建王都,背靠苍山,面于洱水。可他似乎忘了,后人不一定总是比前人聪明,也忘记了这处新都之地,也是他们这群从深山密林里带着弯刀赤裸上身的月部勇士一刀一枪打下的国土。

四季如春,易守难攻,固然有他的好处,但深山密林之中的月牙寨,能够庇佑诏人百年,也自有他的缘故。

月鹄带着兵马从木垄的手下兵不血刃的收复了凉都,他知道让木垄害怕的,不是自己这麾下三万南诏兵马,而是凉都城外,还远在洱河对岸无从渡河的楚王骑军。也许楚王率骑军无法攻破凉都城,但楚王可以决定他木垄乃至所有羌人的生死。

从木波在洱河岸边被宁军活活勒死了吊在营寨前的那一刻,羌军就已无心恋战了,他们没有胆子说一句要给我王复仇,与大宁和楚王不死不休,他们苦守在这座本就不是自己家乡的坚城要塞之中,心思却也早早回到了东羌旧地之上,自己的妻儿身边。

杨宸没有再用游哨阻拦凉都内外的音信,也让派出探马打听东羌消息的木垄和部众一一听说了几位木家大将的遭遇。

“木桁,死于萧纲之手,木化,死于萧玄之手,亡山下,楚王阵斩木业,洱河岸,羌王身死”

木垄是在东羌憋屈了半辈子的王弟和王叔,年少时害怕狠戾浪荡的父王,长成时畏惧为了成就霸业可以弑父杀兄的王兄,如今年老,又害怕起了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侄儿。他知道在大宁的土地上有过四面楚歌的故事,但如今的他,收到的只是一处处东羌旧地臣服大宁,一位又一位木家人,因为宁死不降而命丧乱军之中死无全尸的消息。

木波身边那位让杨宸无比好奇的国师,在乱军当中不知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