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楚王入京日,圣人下山时(2 / 6)

回京之后的第一次朝会,当场辞绝也不甚妥当,微微迟疑时,他本以为这大殿之中能听见有人说此事逾矩,却只换来了一片沉默。

“臣尊旨”

杨宸站在了曾经只有太子殿下才能站的那一层,缓缓站到了大殿的右侧,与他相对的,也正巧是武勋臣列,杨宸能清楚的看清站在最前的几人是什么脸色,定国公邓通的冷淡,护国公的惊诧,还有邢国公的迟疑,当然,也少不了德国公姜楷的不满。

杨智此举,便是给抬高杨宸的尊位,要让群臣好好瞧瞧,这是他让杨宸入京的诚意,而非他们以为的那般为了削藩故意许下的承诺。

站位的风波刚刚过去,今日的朝会也便真正开始,仍旧是杨智高坐在龙椅之上,而今日的百官抬头启奏时,总不免会将目光从御座之下的杨宸身上一扫而过。

“诸位爱卿”杨智刚刚开口,高力颇为默契的将杨宁写下的折子摆在了桌上:“蜀王要出兵平乱,此事就不必内阁商议了,兵部和户部定下,这头早些把银子拨了吧,还有几月就得过年了,蜀中之乱不定,蜀中的百万生灵,也该过个好年”

执掌门下省的宇文杰此时站了出来,反驳道:“陛下”

宇文杰站在臣列正中,不慌不忙的弓着身子向杨智行完礼,才气定神闲地挺直身子抬头向杨智回话,举手投足之间,三朝老臣,内阁宰辅的气象便隐隐现出:“蜀王殿下领军平乱固然是好,可蜀王毕竟年轻,又未经战阵杀伐历练,关内侯既已入蜀,为剑南阅军使,不妨让关内侯和蜀王殿下分兵,一出府州,一出益州平乱”

蜀地兵马在去岁宇文恭入京平乱却被褫夺兵马打发去了北宁之前历来都是宇文家的旧部把持,宇文杰这番话里究竟对曾经那些镇国公旧部存了几分保留的心思,杨智还得细细揣摩一番,所以他也未曾着急答应。当初让杨誉南下本是接替杨宸,可中途作悔,又把杨誉打发去了益州。

杨誉刚刚袭爵,又乃皇室宗族之后,其父杨洺当初论身份本该封郡王,广武帝却论功给了一个宗室之人才能任的关内侯,听闻辽逆作乱,困卧病榻的杨洺忧思成疾,在杨景驾崩不久也溘然长逝。杨智的心思,是打算让杨洺与李鼎这些与皇族牵连较深的人接掌杨宸的旧部兵马,让他们好好在边疆历练,好在日后褫夺了大宁朝的藩王勋贵军权之后有人可用。

“诸位爱卿呢?此事可行?”

“臣等附议!”满朝的附议声显然已经是早已有所准备,换在寻常,杨智或许就答应了这般请求,但今日,他偏偏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