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天和元年:大朝(2 / 5)

为内宦之首,不得干涉前朝政事,设内侍监,御前伺候”

“上书省知事徐知余,领崇文阁大学士,内阁之首,设刑礼房,兵房,吏房,户房,枢房,参议诸军国大计”

“门下省知事宇文杰,领弘义阁大学士,执六部之权,工部之下,设都水监,将作监,少府监;刑部设大理寺,慎刑寺;兵部设军器寺,卫尉监,太仆寺;吏部,户部从旧,礼部掌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国子监”

“中书省知事元圭,领弘毅阁大学士,执秘书监,殿中省,御史台,翰林院,东宫诸王府侍从官”wwω.ЪiqíΚù.ИěT

诏命之下,将自大奉太宗皇帝始传承数百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之制打破,身在潜邸,监国之时他便已经察觉大奉官制政令混杂,各出其政,所以早有准备,他没有废奉制重设宰辅相权的理由,此番改制,也不过是想内阁三辅相互牵制为己所用的同时,自己的圣诏可以畅通无阻,不必在京城之中的各家衙门里你来我往,相互推诿。

有宗爱与陈和的旧事在前,杨智还特意将司礼监的权力一分为二,侍奉杨智多年好不容易做到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高力此刻站在杨智御座的前方,面色沉静,不为所动,他深知,自己从今日之后只有这名头堪可与之前的两位前辈相提并论,内宦涉政之事自天和元年始,当难上加难。

诸臣工三呼万岁之时,杨智得到的是心满意足,可大宁的文臣武将们只得到了一个困惑,从今日之后,名为内阁之首的王阁老掌中的权力究竟还剩多少,是否还足以与执掌六部的镇国公抗衡。

可王太岳早已看清了杨智的本意,从今日之后的内阁首辅,只有借天子之力方才有宰辅之权,而执掌六部的次辅大人,则不得不被名头上的首辅,和身后虎视眈眈,手握监察御史之权的中书省知事给前后夹击。

有名之人无权,有权之人无名,无名无权之人要想更进一步,也只有一条出路,依靠天子,将眼前之人一一扫去,所以今日之变,亦是未曾变化。m.bīQikμ.ИěΤ

而他们这些穿着玄衣,红衣与蓝衣三色绣禽朝服的人,则将目光看向隔壁的武臣之列,天命有常,这些袭承父祖爵位的国公们,有人是为皇后兄长执掌了兵部,却无权调动京畿兵马。天子明明知道德国公姜楷与邢国公李定已经失和,相互轻视,却还是让李家执掌了五军都督府,麾下五军指挥使,李家得二,曹家,邓家,姜家各得其一。大宁帝都的长安九门兵马交给了一个北奴降族,皇城司羽林卫逾矩给了一个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