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帝后心思(1)(1 / 5)

一切沉寂,可杨宸没能回到长安,杨泰奉诏马不停蹄的率军南下助阵宇文恭,在横岭关荡平独孤涛的余孽,而杨宸则是在陈桥便匆匆奉诏将仁孝文的皇后的梓宫和杨复远夫妻二人的棺椁送去杨景的桥山福地安葬,晋王杨吉的棺椁则是要被送去先帝阳陵。

杨宸对自己的这些被废了王爵,只能被称为晋庶人的族亲优待了一些,解去了枷锁,按天子圣谕,这些晋庶人要在先帝阳陵守陵,被守陵卫军严加看管,此生不复外出,若无意外,生生世世,到大宁亡国一日。

杨景并不着急让杨宸回到长安,所以杨宸只是和宇文松匆匆一面后再见在陈桥等着朝廷的礼官还有祀品先往阳陵,再往桥山福地。此时的杨宸当然知道这位仁孝文皇后便是自己的生母,本碍于众人耳目之前不敢大肆祭奠,但杨景紧随其后的一道圣旨为他消去了后顾之忧:“楚王杨宸,以嗣子之礼,于仁孝文皇后陵前承祀!”

仿佛杨宸的一切心事,杨景都了如指掌,他成全了杨宸,顶着礼部违制的上奏成全了这对苦命的母子,杨宸得以在将赵欢葬入桥山地宫那一日在众人眼前哭了许久。杨宸的哭声让那些奉命来哭的礼官大为意外,不明白为何楚王为何演得如此逼真,比自己哭得还要真上一些。

而这一逗留,便是整整半月,杨宸亲自在桥山不远处的悬马山脚下请人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安葬了杨复远和邓兰。

因为杨景给了杨复远一个恶谥:“纵厉”,而柳永不愿为一个叛王留下自己让京师学子人人趋之若鹜奉为珍宝的墨宝,所以他亲自为自己这位历来刻薄的皇兄题了碑:“大宁故辽厉王复远之墓”

“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暴慢无礼曰厉;愎狠遂过曰厉”

提笔之时,杨宸对这一个“厉”字沉吟了许久,他并不明白为何自己的父皇如此痛恨厌弃自己的皇兄,又为何要将他葬在这桥山不远的地方。若即若离,既想全父子之情,又终是厌之恶之。ъΙQǐkU.йEτ

一捧新土在后,山清水秀的桥山没能让杨宸得到太多轻松,被赶出长安的杨宸,在桥山福地的每一夜都是辗转反侧,久久难眠的,他好几次梦见了杨复远的亡魂,只是不再那么可怕,非要与他一道饮酒,一道对弈,一道打猎。生分的兄弟之情,只有在这虚幻缥缈的梦境之中,好似才可得以补偿。

长安之围虽解,可朝廷的烂摊子却让六部公卿忙得焦头烂额,太子杨智和首辅王太岳尚需两日才能归京,而天子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