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杨柳风柔(2 / 3)

明一些,两人轻装简行,只带了寥寥数个随从出没于阳明城赴京的军屯卫所。

时间很快地走向旦月十四,杨宸没有等到阳明城里景清到来的消息,却先一步等来了林海和月依在顺南堡码头粮仓开始清点平藏一战中应该归还的军粮。

直到此时赵祁方才察觉,月依这个名字对杨宸的特殊之处,能让心思如冬日的红湖之水那般的杨宸蓦的激起一阵久违的浪花,急匆匆地向顺南堡赶回去。

红湖岸边的顺南堡码头对两人来说都是一个极为熟悉的地方,当初是月依领兵明面上围了阳明城,暗地里奇袭了顺南堡,将定南卫最大的粮仓席卷一空,后面南诏入朝,又是月赫因为自己心里的盘算,将月依撇在了顺南堡码头,给了她和杨宸一个同往长安的机会。m.bīQikμ.ИěΤ

如果萧纲不想故意让朝廷看见因为五年的军备废弛,定南边军已经不堪一击,朝廷大可放心楚王旧军,杨宸便不会那么匆促的就藩,月依也不可能会打到阳明城下,还让萧纲坑了和珅一次,将“满仓”的顺南粮仓不足半数的实情泄露出去,抓到和珅的把柄以此挟持。杨宸也不会在身上多留一处箭伤。

如果当初的月赫不是出于私心,想要自己窥测大宁朝的实情,顺便给月依安上一个和楚王有私的名头,以便来日的好有所作为,那月依也就不会被撇在顺南堡的码头之上,看着杨宸故作狂悖让和珅跪在了雪地里直至晕倒。更不会有月依和杨宸一道在渝州没有等到月赫,不得已一同往长安共历生死,相互交心的后来之事。

尽管萧纲最终放弃了自己的谋划,尽管月赫在长安城也彻底打消了重登王座的图谋,可两人阴差阳错之下,让这天下多了一份惶恐的谨慎,多了一份忐忑的小心翼翼,多了一份本不该有的叹息。

码头上人来人往,在定南边军的粮仓衙署中都能听到外面热火朝天的叫卖声,旦月十四的午时过后,一切热闹就会归于平静,家家户户会像半月之前的夕夜一样,燃放爆竹,祭祀先祖,期盼今年的风调雨顺。

将十四视若夕夜守岁,将十五上元节视为大年,是定南卫百姓独有的规矩,没有人可以解释得清楚是从何时开始,只会说是大赵年间随朝廷军马一道迁徙来定南卫的屯堡百姓留下的规矩。

祖宗之法不可废这个规矩,对所有宁人,包括杨宸,都是如此。

林海尚不曾来得及换身衣裳,马不停蹄地赶到此处,开始让军粮官用算盘将本利算个清楚,然后签字画押,用随身的定南将军印玺盖上,给南诏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