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晚秋(1)(1 / 3)

比起长安城里秋日的热闹,定南卫就显得冷清了许多,一场横行了十余个县病亡之名数万的瘟病在徐知余任定南巡守后的第二日就莫名的止了步伐,以至于有人传言就是这瘟病都怕海州来的徐阎罗。

离开阳明城去往孜孜以求白居不易长安城的和珅有些坑人,徐知余乃楚王殿下授业之师的隐秘他不曾和自己从前的属下通过气,以至于有人还敢在暗地里设些陷阱意欲坑一把这位短短一年就从自己属下坐到了自己头上的巡守大人。ъΙQǐkU.йEτ

长安城太远,以至于让有些人似乎忘了何为雷霆之怒,他们不敢相信一个在定南卫毫无根基,看起来像是来定南卫混些时日最后返京的人竟然敢真的对自己动手。

对于徐知余一道又一道弹劾的奏本,永文帝杨景悉数交由了吏部尚书元圭要其好生自处,而那些未徐知余所弹劾的阳明城堂官们惊觉之时已为时尚晚,被和珅一人挡在了前头看不见朝堂风雨的他们已经习惯了有人挡在前头,有人让自己做事然后大家一道和气生财的日子。

和海州一样,徐知余任主官的阳明城布政使,按察使衙门的堂主官被一扫而空,没有人会在意从这个秋天起,定南卫便算不得是这伙在阳明城盘踞了数年的和珅之定南,从这一刻起,定南卫的风雨由徐知余来挡。

知道永文帝所求的徐知余更是乐此不疲,似乎在和时间一道争抢,要让这定南卫上的和字旗,换作宁字旗,抑或是楚字王旗。

九月里天色已经微微见寒,和阳明城外漫天静谧祥和的晚秋景色相较,王府中更多的是忙碌,受徐大人之命,由王府太医领人奔赴各县去助百姓抵御瘟病算是今日王府一件不大的事。

王府东南一角的两进院落里,由楚王殿下亲笔书一个“问水阁”陆陆续续有了十余个在锦衣卫里销了名姓的人,行踪诡异不定,做事也不大为外人所知。治理家事的王妃娘娘已经命令凡王府奴婢,不得擅入一步。

而更为知晓底细的韩芳对此一笑置之,那是王府的问水阁,可真正的问水阁不在王府,而在顺南堡的那处码头的四进院子里,就在红湖之畔。

取名问水阁也是王妃娘**主意,说是“飞鱼问水”别有一番意味。这位在宫里见惯了风雨的老人此时已经换下奴婢的制式衣物,在杨宸觉着无人可用时亲自领了王命,离开了王府,未有去临川山庄里养老等人送终。

马车出了阳明城后,稍稍向北,直往顺南堡,在那处定南卫为数不多的繁华所在中,韩芳受了杨宸赏赐的这处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