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欲行之事(2)(1 / 4)

“这有何不可?”宇文雪被杨宸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在她眼里,这件事用的是自己的嫁妆。

连王府的一毫一厘要用在新军上的银子都不会动,还能为日后楚藩留一个美名,怎么想来都是一桩好事,哪有不妥?

“这新建书院,是百姓善政,利日后千千万万的定南寒门士子的公事,怎可独用王府之私而行公事?若被有心人依此意说王府行此事乃为了博名,为日后大宁的庙堂上要一拨从书院而来的楚王党,好心做成了坏事该如何?你可别忘了,如今的江南党不就是以江南道东林书院出身之人最多最盛?”

听到此处,宇文雪方才觉得的确有些不妥,东林书院乃江南名流士绅一同广集而成,岳麓书院则是袭自前朝,临淄学宫则更是数百年传承,背靠北地世家大族的根基而起。wwω.ЪiqíΚù.ИěT

忽然在定南卫建书院,总不免让人去浮想联翩,楚王建了书院,那本就在富庶之地甚至可能建得更大的吴王府呢?地处大宁龙兴之地,燕赵多名士的辽王府呢?会不会也趁着北地就一个临淄学宫还被朝廷多打压而势颓的情形,也蠢蠢欲动?还有地处河西之地秦王府呢?

建书院这等的善政不可能只有楚藩想得到,可又为何没做?其中的缘由道理,宇文雪稍稍动点计较便能想清。

藩王涉政,乃绝对的禁地,建书院之后,若真有士子凭此登入天子堂又自然而然的会和这禁地扯上联系。

看到宇文雪欣喜的神色一沉,杨宸知道当初有此议时定然是因为太过欣喜的想要成事而忘了后面的这些考量。

如今只好劝慰道:“你且等些时日,待本王去向父皇请一道旨意,就说咱们这定南卫本蛮荒之地,欲要建一书院,彰显陛下教养万民之恩,也顺便让三夷瞧瞧大宁礼仪之邦,诗书遍地的景象。你且宽心些,咱们这里穷有穷的道理,这么一来,建书院反倒成了要紧的事。再求太子殿下赐名,日后便算是东宫的门生,这样也没人可以再去挑些咱们的错处”

对杨宸来说,这算是缓兵之计,若上奏陛下,往返少说也要一月余,有这时间,银子的事也便可以多一月去想想,如何才能不动到宇文雪的嫁妆。

“听殿下的”宇文雪这话外,杨宸乃家主的地位可不就立时显了出来。杨宸吃得那叫一个开心,可宇文雪却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杨宸。

“殿下,这安彬与何姑**婚事,也该提一个章程了。安彬既是殿下的亲卫统领,此等大事殿下自然该多费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