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理关(2)(2 / 3)

亲便一事无成,所以心里有些发狠,也极为感念杨宸又给了他一次建立功业的机会。

杨宸身着纹蟒明光玄铠,腰配长雷剑,双手握缰,笑着回道:“怎么?没了去疾,你萧将军便护不得本王周全?”

“殿下,别的不敢说,这个末将可是敢作保,只要殿下此时一生令下,除非从末将身上踏过去,否则无人可近殿下十步之内”萧玄似乎对自己日日勤练的这身武艺有些自信。

杨宸不以为然,直接绕开了这个话题,问起了自己关心的另一件事。

“此番下山,你父亲可有何交待?这南诏,该不该出关收拾一番,免得害了羌部之后,多生一番狼子野心?”

“回殿下,父亲说殿下自己看得懂的局,他便不多说了,父亲说着羌部对南诏不重要,对月鹄很重要,让末将就跟在殿下身边长长见识就行”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萧玄的回话没能让杨宸满意,心里暗暗骂了一声萧纲,总是劝和不劝战。不明说便是建议他不必出关,作壁上观,静待渔利便好。

对于是否在未得圣诏或兵部命令的情形下出关之事,其实杨宸如今的把不准脉的。能看懂让月鹄寻衅羌部还做了南部首领是月凉给月鹄设下的一个圈套,而且是一个可以跟着情形变化的圈套。

可如今的自己作为这理关之外最大的变数,如何从中去寻得一杯羹,也是两难。是出兵救下羌部,教训南诏,还是跟着南诏一道直接灭了羌部,杨宸心里至今没有定数,只能是先到理关听听李飞李朝父子的见解再视情形而定。

带了一万人巡边,还备下粮草本就是为了必要时,若战端一开而做准备,免得到时被军需拖了后腿。深谙对弈之时,若情形不定,那便来一招无理手破局真谛的杨宸也自然不会就只是这么轻易的带了长雷营巡边。

出城同日,杨宸给四关都各写了一封密信。要正处拉雅山下的丽关,修葺关城,闭门不战藏司;要离月牙部如今王城凉都不过两百里的宁关简雄领兵巡弋与理关想通之驿道,确其稳妥无失;要李朝关门大开,将理关外的大宁百姓以避南诏羌部兵祸之名召回城中;要平廓关的安清提醒一下廓部,自己北面都还有一个邻居,就暂且消了那份不消停的心思。

四封密信的所有线索连贯起来,除了一个大宁暂避藏司之外,根本都猜不出这楚王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瞧着像是在提醒廓部,不许为援,有助南诏灭了羌部之意;又好像有只是提醒廓部,生了乱子不要轻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