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杂七杂八的怪谈(1)(1 / 3)

这庙中的事都已经理得七七八八,杖刑惨叫之声不绝于耳,没有人知道,其实在这位年轻的楚王电影眼里。

怀兰堂的事,远比弘福寺强并民田,巧立名目索财于百姓要更让他动怒几分。惠明被杀,欺师灭祖的事在杨宸眼里其实算不得什么,一个能教出辩字辈这几个徒弟的“大师”,哪里会让杨宸有什么可怜之心,只能是让杨宸觉得无能而已。

先帝教导儿孙的:“人家道士都知道乱世下山,盛世修道,多少给百姓点活头,这些秃驴嘴里念的是佛经,教人行善,可哪家庙里没做些恶事”的话,总能让人看出杨家对这释门的评价和看法着实算不得高。

在山里搜了一夜的洪海此时没个好气,将刚刚才在洞里被捉到的辩慧五花大绑给提溜到了杨宸面前。

“殿下,这秃驴可让末将一番好找,竟然躲到了后山洞里,现在如何处置?”

熬了一个大夜的杨宸还是勉强打起了些精神,辩慧是首犯,自然是押送官府,给百姓和朝廷一个交待:“欺师灭祖,残害生民的混账,送去巡守衙门交给和大人吧,顺道说一声,阳明城的菜市里,很久没有让百姓们看到千刀万剐是什么样子了”

这一听可把洪海给弄激动了,百姓们从前最爱瞧的就是这种热闹,可自从和珅上任,为了自己的官胜,几年了连一个刮刑都未判过。筆趣庫

“得嘞!”

随即向后使了眼色,交由士卒将五花大绑的辩慧放到马上,嘴里满满当当的塞了一大团软布,怕的就是辩慧咬舌自尽,还得了一个体面。

因为实在疲乏,还未等点清这弘福寺的庙产,杨宸就自行下山了,此时刚刚醒来的阳明城百姓已经被陆陆续续的锦衣卫破门捉人之声给弄得人心惶惶,不知道究竟是为何要全城如此兴师动众的搜捕。而且还是锦衣卫,不是衙门里的捕快。

这种时候,只能是和珅来收拾残局,想到这些杨宸根本没考虑到的事,急匆匆的让人写好告示,将弘福寺所犯诸事除开“送子”之事外,一并写清楚,全城广贴告示。

议论纷纷声中,百姓们也不禁诧异,一座名刹怎么就会如此不堪?占山取利,欺师灭祖,多行秽乱之事,哪里有半分佛门做派,可事实就是如此,世间难以解释的事千奇百怪,没有人敢说自己事事都能看得清楚。

在和珅的巡守衙门接过锦衣卫里人证物证之后,当堂公审,让这些百姓将弘福寺的底细看个清清楚楚。

忙活了一夜的长雷营骑卒,锦衣卫大多各自回营,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