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弘福事发(1)(1 / 3)

有了杨宸王命的罗义回到衙门,生怕误了时辰,回到锦衣卫衙门里点好人马悉数出城,生怕放跑了弘福寺当今主持惠明的首徒,来日定南第一名刹的当家人**僧辩慧。

百余飞鱼服的锦衣卫纵马一同出城的场面让街坊两侧的百姓商户都不禁议论纷纷,避之不及。锦衣卫做事向来诡异,在阳明城里又非巡守衙门和军前衙门所能辖制之所,所以如此倾巢而出,自然是放在头上的大案。

而且毫无疑问,这案子和楚王殿下脱不了干系,不禁想问,这刚刚回到封地是要对谁动手?哪一家大官豪门又要遭殃?可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是他们逢年过节都会去拜上一拜,敬点香火钱,求个好签的弘福寺。

数百骑纵马上山,个个都是飞扬跋扈好像是要吃人一般:“封殿下王命办案,滚开!”

罗义处在最前,神情严峻,在杨宸北返之前,和珅劝杨宸缓行此事之后,这几个月他已经里里外外多查了几遍,此时的他很清楚,弘福寺对山下这座阳明城意味着什么,一个不慎,民意沸腾,难以收拾可就节外生枝了。

在那些原本上山敬香排成长队的百姓被这阵势吓得不轻,避之一旁,本来拥挤的寺门在刹那间就变得空空荡荡。

罗义刚刚下马,便吩咐道:“封住偏门,其余人等,随我进去,捉拿**僧辩慧”

此时一年长的锦衣卫已经率先走到寺门之前,望着寺门里闻声而来的一众长僧喝道:“奉楚王殿下之命,捉拿辩慧,其余闲杂,即行避闪,限弘福寺即行交出辩慧,否则以包庇之罪论处”htTΡδ://WwW.ЪǐQiKǔ.йēT

如今的弘福寺主持惠明已经古稀高寿,自然是少有理事,一众寺务都是交于自己座下的几个弟子,为首的便是辩慧。

听着锦衣卫忽然奉命来捉拿自己,辩慧此时正是避开,先让自己的几位师弟来前面探探情形。

罗义疾步走上石梯,也刚好瞧到这几个穿着长僧袈裟的僧人。还未开口就被众人的僧礼给堵住了嘴。

“罗指挥使,不知有何事至于如此大动干戈造访僧门?”

明面上的礼数尽了,可罗义不是没有瞧见,大雄宝殿外站立的皆是护寺武僧,人人手持长棍,大有一副喝拦之意。

“据查,弘福寺辩慧私设密堂,聚以为乱,殿下为了给尔等留分体面,若无实据,我等是不会如此贸然行事,还请大师不要节外生枝,免得丢了体面”

给弘福寺一个体面,也是给朝廷留一份体面,这庙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