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监国(2 / 3)

慎些好,若是派人去巡视水道,太傅觉得遣何人去好些?”

“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计,依臣看,不如派一地方能吏,来做此事”王太岳显然是故意把话留了一线,连人选都已经想好了,就等着杨智顺着自己的话说下去。对自己这位弟子的性子,王太有多少也十能通其七八.

“太傅心里是有人选了?”杨智追问道。

“定南卫巡守和珅”

这升迁贬谪,对于那些肩负着一姓荣辱的人是天大的事,可对今日勤政殿内的两人也就是一言而定的事。

杨智微作沉思,方才谈到:“在那定南卫待了这么些年,倒也算做事勤恳利落,也好,到工部领个右侍郎,做两年的浊水河道巡按使吧”m.bīQikμ.ИěΤ

王太岳也是微微低身:“殿下,这事还是当与陛下商议一番”

“这是自然,父皇已经去桥陵福地了,可能再过几日就要回京,到时一并奏明便是,这巡按河道的事,也谈不上燃眉之急”

杨智手里的奏折还是没有放下,对这位一心想治政的太子殿下,连城外的北奴或许还没有没有疏通河道,解决大宁北地漕运入京的事来得重要。若真的派和珅去巡按河道只是为来日打个前站,而且有了和珅,杨宸的楚藩在庙堂里多少也算有个说话的人了。

同样,在杨智心头,宇文家也好,姜家也罢,其实也比不上那些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人用着放心。当今的天下,握有兵权人中,除了杨宸大抵没一个人是真的能让这位太子殿下安心的。

尽管他如今还不能明谏削藩,尽管那秦辽两藩真正的亲卫之军不过两三万,封地里的其他各军都是按朝廷兵部的调令行事。可对于这位自小通史事,习儒礼,明大道,行仁义的太子殿下,只有皇权可睥睨万物。

此时,一个年轻宦官跑了进来,给杨智禀明道:“殿下,陈公公回来了,说是有事要奏明殿下,现在在外头跪着求见呢”

“让他进来”杨智正色说道,也终于将那治水的折子放到了御案的一角。今日这治水的事,其实从始至终都在按着这位太子殿下的心意在走。毕竟王太岳不是不知道,太行道的巡守罗腾正是两年前以礼部右侍郎,东宫行走外任为一方大员之人。

对于王太岳,只要无伤大局,他就顺着自己这位弟子心意行事便是。可心里还是有隐忧,为帝君者的王霸制衡之道,三年来究竟通了多少,还有待再议。

做守成之君不难,可若是能大有为的君王,又何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