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八王府该有的热闹(2 / 4)

朝臣的时过境迁,心里还有对当年瞧着齐王府比楚王府落寞而多有落井下石之举的懊悔,更有对湘王杨恒这个他们眼里没娘养、不习武、不讨圣恩的“兄弟”做作之举的愤慨。

在这两人眼中,湘王杨恒不筑宫室而去广建民宅是沽名钓誉之举,那些贤名更是潇水之畔云梦泽边那些文人骚客收了银子歌功颂德的虚名。

正因为他们不愿相信,一个出生之后就总是比自己低一等,名号都只不过是一个三等字“湘”的人,会比自己做得更好,会在十五年之后一同回返长安之时,瞧见自己笑话。

对于习惯了笑话别人为乐的人来说,自己有朝一日成了笑话是时间能给出的最大惩罚。惩罚不远,也就十五年而已。

而受辱的感觉会让这先帝的幼子,晋王杨吉,在不远的将来,做出比三年前谋反的鲁王杨焱更疯狂的举动。

“皇叔,怎么今日不坐马车了?”杨宸一行沿着灞水一路往西北的长安而行,今日的湘王杨恒也未坐马车,反而骑上了一路北上都少有发挥作用的坐骑。

“既然都到了这里,总该走得快些,还有便是马车里难瞧见这长安城外的雪色,多年未见,总该多瞧两眼”

杨恒是典型的文人骑马,双手握缰,身子崩得老直,两腿紧紧的夹着马腹,显得僵硬而别扭。

“皇祖母的奉安大礼还有几日,咱们肯定能到的,四皇叔和七皇叔也还没到呢”筆趣庫

“宸儿,你先前是说,朝廷要收回韩王府和晋王府的恩田,还裁撤了护卫?”对于杨建和杨吉的遭遇,杨恒其实并未有太多惊喜,相反是有所隐忧。

三年前的鲁王就是因为被诏回长安受天子责难,才悍然同周德这个鲁王妃的父亲一同在长安作乱,险些导致江山倾覆。

如今削了恩田是断了两藩继续鱼肉百姓,为非作歹的路,也顺道给北地世家门阀打个照面,削护卫则是提防两藩的不备之举,可杨恒以为,仍是操之过急了。明明可以徐徐图之的事,做得太绝,反而会适得其反。

“是,前日父皇就已经下诏了,估摸着两位皇叔也从皇兄那里能听闻一些,进了长安城该谨言慎行一些”

对于自己两个皇叔在封地的那些恶事,早些进了长安城的杨宸可是都有听闻,广造宫室,一个王府逾矩过多,强掳民女,欺压百姓,暗地里还同封地外的门阀京中的勋贵暗箱联络。这些事在杨宸这个晚辈看来,撤藩都够了,如今之举,已经是给他们两人留了体面。

至于明明早就有这些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