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三王议事(2)(2 / 4)

敌手,河套草原又成了北奴牧马之地,平海卫的洋洋大海之上,又是海寇成群,今日朝廷里有一个方孺,来日的朝中只怕有十个百个方孺,咱们四藩若不趁此良机,替大宁,替子孙万代荡平外患,便是你我兄弟之过”

“臣弟明白”杨宸和杨洛应声答道。

“跟着皇祖父打下江山的那几家勋贵子孙,如今竟然找不出一个将才,皇叔被废之后,过去十年跟着皇叔从一场又一场血战中熬下来的新老将领大多已经卸甲归田,咱们大宁如今可是有蜀中无大将的隐忧,你我兄弟领军,身先士卒固然可贵,但也该放手让手下的将军们去独当一面,否则若是有朝一**我也奉诏卸甲,这大宁岂不是无将可用?舍弃那私心,给咱们大宁留些将军的种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并非虚言”

或许是今日说得有些尽兴,比杨威自己预料中的情形要好上许多,所以便把这番肺腑之言一并和盘托出。

杨宸也试过让萧玄子承父业,接替萧纲去独当一面,可是云都山一战让他有些傻眼,定南卫家底本来就不厚,若是如此败仗多打几场,可就败没了。

“四哥,臣弟明白了,四哥今日之言,臣弟一定谨记在心”杨洛率先起身,他知道自己今日座上的四哥,已经不是三年前就藩之前还会和他们两人置气的那个四哥了。ъΙQǐkU.йEτ

“臣弟明白”杨宸也起身行礼。

“如此最好,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咱们四兄弟,就为大宁谋个一世边疆的太平”

“好!”三人又是一杯。

在此之后,三人又谈到了当今的朝局,唯一让杨威有些忧心和不满的,就是新政北上和北伐若是同时展开,后方稍有不慎,或许会影响战机。可又觉得有些多余,自己那个明里暗里无所不能的父皇不知会比他们想得还要多远,有此之策,自然已经是胸有成竹。

对于辽藩,杨威一直以为杨复远只是出于自保,不愿狡兔死良弓藏而自保才私通辽北各部,养寇自重。

可却不知,暗中与杨复远联络之人,已经从小国渤海和高丽,还有辽北各部,变成了今日的北奴王庭。

一个杨家的辽王,会在永文七年的那场北伐里,做出些让千夫所指,万事唾骂的举动。

“好啊!居然把我扔在府里,自己跑来这里喝酒”杨婉跟在去疾身后,推门而入。楼下的三王卫士,其实都是宫廷羽林卫,自然认识杨婉,也不敢对这个小祖宗多有阻拦。

杨婉入门之后,去疾候在门外,把门